三 加速国内结构性改革 促进国际多边货币合作

人民币要尽快成长为一种国际性货币,并在区域层面与全球层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要更加积极地参加全球金融体系改革,都离不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只有结构改革才能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并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中国经济内部也形成了一系列结构性失衡,这些失衡可能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些失衡包括国内消费储蓄的失衡、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要素价格扭曲、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等。这里重点探讨如何缓解前两种失衡。

缓解中国国内消费储蓄失衡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意味着必须降低政府收入与企业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方面,政府应该减税,降低居民总体税收负担,同时通过税收体系来缓解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向政府分红,政府再通过转移支付机制将企业红利转移给居民部门。第二,提高政府支出中社会公共产品支出的比重,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从而降低中国居民的谨慎性储蓄,刺激居民消费。

缓解中国国内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失衡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改变国有企业垄断很多关键服务业部门(例如通信、邮政、医疗、交通、金融等)的现状,将这些部门尽快向民间资本开放,这既有利于扩大服务业投资、提高服务业的研发水平,同时有利于通过服务业发展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第二,政府应尽快实施各类要素价格市场化、应降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以降低制造业拥有的人为造就的竞争优势,促进更高资源流入服务业。

只有当中国国内的结构性改革缓解了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与可持续性,中国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才能在国际货币体系重建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才有望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有一席之地。总之,加速国内结构性改革是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多边货币合作的前提。


[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外汇储备比重构成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2]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4200&id=279)。

[3] 新华网:《金砖四国呼吁重点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分配》,200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