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类食物的营养成份及作用

(1)小麦

小麦,别名麦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每百克小麦中含蛋白质9.9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75克、钙38毫克、磷268毫克、铁4.2毫克、粗纤维0.6克、还含有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治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麦麸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蛋白质,有和缓神经的功能,可治脚气病及末梢神经炎;小麦胚芽油中含有丰富维生素E,可抗老防衰,宜老年人食用。

(2)大米

粳米,又称大米、精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用粳米煮粥来养生延年已有2000多年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补液填精,对病人、产妇、老人最宜。

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缓解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等病症。

粳米粥有“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之美称,应经常适量食用粳米粥。

糙米较之精白米更有营养,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3)玉米

玉米有利尿消肿、降压作用。日本民间用玉米1份,加水3份煎汤代茶,早晚饮服,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如用玉米须利尿降压,作用会更好。我国著名中医岳美中就用玉米须消退肾炎尿蛋白。

降脂作用明显。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是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

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木聚糖、有机酸等,有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

据日本最近研究报告,从玉米中提取的磷酸钙型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抗癌性,并已经动物实验证实。

玉米中含大量B族维生素,能促进食欲,保护脾胃功能。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发现玉米还有不少新的保健作用:

由于玉米中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于大米,因此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膨化儿童食品已畅销全国各地。

据上海科研部门测定,每50克玉米成品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2只鸡蛋,儿童食后,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健脑益智。

近年来检测,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有明显的溶解、降低胆固醇和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功能。玉米油更适用于中、老年人长期食用,有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玉米中所含的谷胱甘肽具有抗癌作用,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玉米中所含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的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并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玉米所含的本质素,可使人体内的“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2~3倍,从而可抑制癌瘤的发生。

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镁,食物中的镁具有显著的防癌效果。日本的遗传学家确认,玉米糠可使二硝基苯致癌物质及煎烤鱼、肉时形成的杂环胺的诱癌变作用降低92%。

(4)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现代研究表明,每100克小米中含脂肪1.68克、蛋白2.78克、淀粉77.5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毫克以及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小米的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及谷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等。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使人昏昏欲睡的5-羟色胺,同时不含抗血清素的酪蛋白,加之能促使胰岛素分泌,进一步提高脑内色氨酸含量,所以睡前半小时进食小米粥,可以帮助入睡。小米的茎含瑞香甙,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效。

小米是五谷中最硬的,但遇水易化,其营养作用比大米高,并含有维生素A原和烟酸,因而对小儿、产妇尤宜。

小米不宜与杏仁同食,否则会令人呕吐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