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
- 陈琦
- 2518字
- 2020-08-27 10:11:32
1.1 新晋直线经理如何调整心态
直线经理是指财务、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的经理。这些职能部门是非人力资源部门。许多直线经理原本就是企业的业务骨干,个人业绩非常突出,由此而获得提拔。他们会为此感到欣喜,试图尝试“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们在真正面对工作团队时,却又会因为无从下手而感到迷茫。这些经理会产生如下疑问:怎样对待以前一起奋斗的同事?怎样配合公司的整体目标?怎样应对团队中的冲突?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激励员工?
对直线经理们来说,升职不仅仅是工作岗位的改变,工作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找准方向并调整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1.1.1 由员工变经理——心态调整的必然性
新晋直线经理如何伴随角色转变而完成心态调整?
新晋直线经理必须学会促进其他人成长,其心态调整也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从成为直线经理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应该从关注自己转向关注团队成员。之前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你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的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果;成为一个部门领导后,你需要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提升每个团队成员的业绩。
肖子虎原是一家保险公司销售三部的优秀业务员。由于销售十一部(简称“十一部”)的经理离开公司,公司总经理在考察了所有业务员的业绩后,将他提升为新成立的十一部的经理。
十一部是刚成立的销售部门,总经理出于加强整个十一部营销实力的考虑,将其他部门几名业绩也很不错的业务员调到了十一部,特别是龚飞和路军这两员“干将”。
刚刚被提拔到管理岗位,肖子虎深知自己肩上有千斤重担,觉得不能辜负总经理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因此,他会认真研究公司总经理的一切指示,然后一字不漏地传达给下属,要求下属一定要按总经理的指示去做。为了便于管理,他还将团队分为两个小组,安排龚飞和路军当组长。公司安排给肖子虎的很多事情,他都会交代给两个组长去执行。由于彼此共事多年,肖子虎觉得应该信任他们,也很少询问这两个组长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需不需要帮忙等。
过了一段时间后,十一部的业绩开始下滑。总经理便找肖子虎谈话。肖子虎满脸委屈地说:“我把工作都安排下去了,但这些人就是完不成。”
整个团队的业绩虽然不好,但龚飞和路军两个人的销售业绩仍然十分抢眼。肖子虎受到总经理的批评,在担心团队业绩的同时,又开始担心龚飞和路军因为个人业绩突出而取代自己。他开始怀疑这两个人是故意不努力带好组员,让自己在领导面前难堪。
有了这样的情绪,肖子虎在日常工作中对龚飞和路军有了偏见。他采取了加重个人任务等手段,试图让龚飞和路军能重视他的管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甚至在员工中捏造事实中伤龚飞和路军。知道这些情况后,龚飞和路军也开始在团队中“拉帮结派”。很快,十一部形成了三个“小帮派”,人员分崩离析,部门业绩迅速下滑,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了。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肖子虎的问题根源并不在于他不愿意努力,而在于他被提升为直线经理后,没有从心态上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从而造成了失败。这个案例非常典型,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企业骨干被提升为直线经理后常见的通病。
那么,新晋直线经理该如何打开心结,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呢?积极改变对自身和同事关系的看法,认识到自己应该对一个团队负责,是调整心态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新晋直线经理必须竭力避免将自己和下属对立起来,只有努力融入团队、影响团队、带动团队,才能迎来实质性的改变。同时,新晋直线经理还要懂得克服心态转变过程中遇到的三个心结。
1.1.2 心态转变中遇到的三个心结
无论个人经历与工作能力如何,随着从员工到直线经理的身份变化,管理职责和视角也必然会发生重大转变。一言以蔽之,员工更多只需管理好自己,而新晋直线经理则在管好自己的同时,更要引导团队。这需要新晋直线经理及时调整思路,有效观察部门的内外部形势,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找到方法、突破重点。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就能有效提升新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相反,如果一开始的心态转变就因碰到心结而止步不前,那么即使是优秀的业务骨干也可能变成不合格的直线经理。图1.1-1所示为心态转变中常遇到的三个心结。

图1.1-1 心态转变中的心结
1.升迁并非因为管理能力强
从员工升迁为直线经理,通常都是因为专业能力突出而受到领导重视。当然,也有员工可能因为工龄最长、资格最老而成为最合适的人选。甚至可能仅仅是因为前任直线经理跳槽,而你受到了企业领导的信任。
无论升迁背后是何种原因,都很容易出现个人并不具备管理素质而硬着头皮上的情形。作为当事人,你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担心和恐慌,也不应该为此退缩不前。管理能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获得的,没有人生来就拥有恰到好处的管理能力,更不可能在获得任命后一夜成长。
因此,即将升迁为直线经理的员工,既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部门管理工作,也要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与不足,并为此积极地提升自身能力,克服胆怯、懒惰、自大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于转变心态和提升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工龄时间差≠管理能力的提升
工龄时间差通常是指直线经理与员工相比有更长的工龄。在公司工作时间越久,工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让直线经理产生自己的“管理能力更强”的错觉。实际上,工龄增长并不一定代表员工接触到的工作内容更多,不少人在公司里工作了五六年,其所做的工作与前两三年差别不大,尤其是管理能力更不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只有认清这一点,直线经理才能打开心结,避免心态无法适应现实工作。
3.管理很难一步到位
由于前述两大客观原因,直线经理要想具备相当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就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
新晋直线经理虽然不是人力资源经理,但是要想带领团队顺利工作,就要对团队的成员负责,让他们喜欢这个组织,成为有战斗力的团队。直线经理的核心职责是“带队伍”而不是“做事情”。这意味着直线经理是团队人力资源的第一负责人,要为下属的绩效和成长负责。现实中,很多直线经理上任后并没有这个观念,没有在角色认知、知识技能和心态转变上做好准备,导致无法提升管理能力,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直线经理要从部门人力资源“选、育、用、留”等各方面入手,系统掌握有关理念、知识和技能,克服企图“一步到位”的心结,提升管理能力,打造高效和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