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进山发现人参

天刚蒙蒙亮,陈超就悄悄起了床。林小满还在熟睡,长长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密的阴影。陈超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从柜子里取出昨晚准备好的干粮——两个掺了白面的玉米饼和一块咸菜。

院子里,晨露未干。陈超检查了装备:自制的弓箭、那把已经磨得锃亮的猎刀、一小包盐和火柴,还有昨天从老支书那里借来的老式军用水壶。今天他打算去南山深处转转,那里人迹罕至,猎物应该更多。

“超儿,这么早?”刘玉英的声音从灶房传来。她已经起来了,正在生火做饭。

“妈,我去趟南山,中午不回来吃了。“陈超系紧鞋带,“小满醒了您跟她说一声。“

“刘玉英擦了擦手,从灶台边拿出个布包:“把这带上,刚炒的南瓜子,路上嚼着提神。“

陈超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前世母亲早逝,这一世能重新感受母爱,是他最大的幸运之一。

踏着晨露出发,村口的稻田里已经有人在弯腰劳作。陈超认出是生产队的张老汉,便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张老汉直起腰,眯着眼看了半天才认出是他,挥了挥手里的草帽。

出了村子,山路渐渐陡峭。七月的山林郁郁葱葱,知了声此起彼伏。陈超专挑人迹罕至的小路走,不时停下来观察地上的痕迹。奇怪的是,今天一路上都没发现什么像样的猎物踪迹,只有几只野兔和山鸡的脚印。

“奇怪...“陈超擦了擦额头的汗,在一处山泉边停下休息。泉水清凉甘甜,他灌满了水壶,又洗了把脸。抬头时,忽然注意到对面山坡上有片特别的植被——几株伞形小花开得正艳,在一片绿色中格外显眼。

陈超心头一跳。这花他认识,前世在部队时,有个东北战友专门教过他辨认——人参花!

顾不得疲惫,他三步并作两步爬上山坡。靠近后更确定了:五片小叶组成的复叶,伞形花序,紫红色的浆果...这绝对是人参,而且看叶子的形态,至少是五品叶以上的老参!

陈超的手微微发抖。在东北,野山参被称为“百草之王“,价格堪比黄金。虽然本地人参不如长白山的出名,但这么大年份的也绝对价值不菲。

他小心翼翼地扒开周围的落叶,露出人参的根部。当看到那粗壮的主根和密密麻麻的须根时,陈超差点叫出声——这参少说也有二三十年的参龄!

“发财了...“陈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挖人参是门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损坏根须,价值大打折扣。

他从包里取出猎刀,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泥土。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陈超的腰都僵了,但成果喜人——一株完整的老山参呈现在眼前,主根粗如拇指,须根细密如发,重约三两左右,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至少值两百块...“陈超凭前世记忆估算着,小心地用苔藓包裹好人参,再放进事先准备的木匣子里。这一株参,抵得上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

太阳已经升到头顶,陈超决定不再打猎,直接回家。有了这株参,今天的收获已经远超预期。回程路上,他的脚步格外轻快,甚至哼起了小曲。

刚进村口,就看见林小满站在老槐树下张望。见到陈超,她小跑着迎上来:“怎么才回来?饭都凉了!“

陈超神秘地笑笑:“猜猜我找到了什么?“

林小满打量着他空荡荡的背篓:“不会是...什么都没打着吧?“

“比野猪值钱多了。“陈超压低声音,打开木匣一条缝。

林小满凑近一看,惊讶地捂住嘴:“这...这是人参?“

“嘘...“陈超赶紧合上匣子,“回家再说。“

午饭时,全家人围着那株人参啧啧称奇。刘玉英甚至不敢用手碰:“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回见着真的人参哩!“

兰花好奇地用指尖碰了碰须根:“哥,这能卖多少钱?“

“明天去县城问问。“陈超小心地收好人参,“对了,小满,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吧?“

林小满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自从遇到王卫民后,她对未来的希望明显增加了,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晚饭后,陈超找来些新挖的湿沙,将人参暂时埋在里面保鲜。林小满则翻出那本《常见中草药图谱》,查找人参的相关知识。

“书上说,人参要阴干才能长期保存。“她指着一段文字给陈超看,“还有不同年份的鉴别方法...“

陈超凑过去看,不经意间闻到林小满发丝间的皂角清香。两人的距离近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林小满的耳根悄悄红了,但没有躲开。

“明天先去供销社问问价。“陈超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如果价格不合适...“

“就去黑市?“林小满接话,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太危险了。“

陈超握住她的手:“放心,我有分寸。“

夜深了,两人各自躺下。陈超听着林小满均匀的呼吸声,思绪却飘得很远。这株人参或许能改变很多事——给家里添置些必需品,给林小满做身像样的衣服,甚至...为将来的小生意攒点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