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隔日再审

“大人,许世安本在许家村生活,存在被屠灭后,行踪便没个定处,要找他问话,须派人寻找,左右无事,不如由小人去传他!”

武松先行请令道。

“如此,即刻可去!”

知县闻武松言语,见武松有心出力,欣然应允。

“大人,许世安嫌疑重大,他能对此四人下此狠手,未必不能对同村人下手,依我看,两案可以并案处理……”

余都头眼眸微闪,突然开口道。

还是想将村子被屠一事,与许世安扯上关系。

“余都头,县衙里的文书是贴着玩的不成,改了又改,一改再改,长此以往,叫百姓如何看待我们?”

武松刚走出没几步,便停下反问道。

官家态度要是反复无常,那律法条文,便成了别人眼里的一桩笑话。

再者,三言两语,就已经给许世安戴上一顶大帽子,这位跟对方有仇不成?

“只是他嫌疑最大而已,我这也是合理的怀疑,具体如何,还是看大人论断,武都头何必夹枪带棒的,打这官腔!”

男人平静回了一句,神色不见丝毫异常。

仿佛就是在就事论事。

“行了,许家村一案已有结论,各个方面都已清楚,许世安在其中也是受害一方,不会有二论,还是先传人紧要!”

知县挥手阻断二人争论,沉静道。

“大人,那许世安频繁卷进这种事端,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许家村一事,他就算不是主犯,也有从犯,帮凶之嫌疑……

否则活下来的不多几个人,怎么他兄弟俩皆相安无事!”

余都头顺势再添把火,帽子一旦戴上,想要摘下来,哪有那么容易。

武松听闻,眼神冷了几分。

心中亦有疑惑,不知这位余都头,为何处处针对许世安,这其中,怕是有他不知道的内幕存在。

然而当下,他却不会开口帮腔。

不明就里之下就开口,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合理的怀疑自然可以,不过最终,还是要看证据,许家村一案,本县已经上禀,这个结论,不止是本官给的结论,亦是上面给的!”

知县有意无意的扫了余都头一眼,声音顿了顿。

“当然,要是有新的证据出现,与以往结论有异,本官自可向上禀奏,若有人觉得我徇私,亦可前往府衙,自行禀奏!”

知县淡淡开口,气定神闲,显得十分随意。

朝武松再次点了点头后,武松当即转身离开。

余都头脸色稍僵,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心中却是一凛,知县的敲打之言,他自是明白。

可其中意味,也让他心思一紧。

许世安的案子,竟然是上面出手翻的,他正奇怪着呢,几个月都没动静的案子,突然转了风向不说,还直接有了定论。

这背后之人的力量和手段,又猛又疾,出手便是惊雷。

由不得他不当心。

“大人英明,如今这关键在许世安身上,他一来,一切皆可真相大白,武都头一人传唤恐不稳妥,恰好我也无事,也想走上一遭,望大人应允!”

余都头心中闪过一道念头后,不假思索道。

不管是结交还是其他,他都必须要会会这个许世安了。

占的先机,快人一步,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道理,他可太明白了。

他与许世安之间,说起来也没什么梁子。

些许误会,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可,另外,这来回往去,便要不少时间,尔等先领他们各自回去,等人齐全,再行开堂,退堂!”

知县准了余都头的意思,也不久待,起身便走。

脸色始终无比平静,淡定从容。

走时,也不露喜怒。

“威武!!!”

众衙役喊罢,收了东西,也是各自散了。

留下一地看热闹的百姓,很快,没等张阿大等人走出,百姓也散了。

毕竟,像审案这种事情,别说什么大案,就像丢芝麻的小案子,扯皮的时候,也得好些日子。

没个两三天是搞不定的。

对此,他们也是习以为常,自然来的快,去的也快。

长街上,武松也是雷厉风行,领了两衙役,牵了马匹,便向城门口走去。

“武都头,如你这般,何时出得了城,不如与我同乘,才好为大人办事啊!”

远远的,马车声传来时,便有人高声开口道。

其声音,武松自是熟悉。

“快慢不在着一会功夫,有些事,事前想明白了,会方便很多!”

等马车临近,武松让出道来,示意对方先行。

“武都头这是对我不满啊,不愿与我同乘,说出去,怕是有人说我孤立同僚,排除异己,唉,教我有何脸面面对!”

帘子掀起,余都头笑容满面,转而连连叹气道。

“行的正,坐的端,便不怕闲言蜚语,自不会为流言所伤!”

武松一脸正相,微微拱手后,便做出请的手势。

他早就听闻,这位是个笑面虎,接触一番后,果真名不虚传,真人不露相啊!

“好,好的很,武都头果然不一般,这打虎英雄的名头,不是盖的,领教了,既如此,在下先行一步!”

余都头含笑点头,不失风范道。

帘子吹落,马车渐远。

跟在武松左右的衙役等马车行远后,才露出些许忧色。

“都头,余都头什么事都不放脸上,可什么事都放心上,您今儿拂了他的面子,以后可得稍加上心了!”

衙役小心翼翼的开口。

也不好直接说那位是个阴险小人,表面君子。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好。

“都头,他赶在前头,要是将许世安找到了,咱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另一衙役疑惑问道。

一步快,步步快啊!

“无事,同为都头,顶多是互相看不顺眼罢了,一点小事,无需挂怀在心,至于找许世安,这事急不来!”

武松从容道。

眼中掠过精光,心中已然有了想法。

许世安能在他回来的档口上特意提醒,屠村害命的事便没多少可能了。

与这位余都头相比,他对许世安的观感,可是要好上许多。

他昨晚没将几人带回衙门给个教训,本意就是留给许世安的,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出口气,却没想到事情闹的这么大。

四个人,一晚上时间全瞎了聋了哑了。

还告到了县衙,这事,还真没办法压下来,他也只是个都头,也就在百姓面前有些面子。

在官场上……不够看。

武松无奈的摇摇头,好心好意成了麻烦,说起来,他未必没有责任。

弄巧成拙,不外如是!

“走吧,这一路上,你们再与我说些与他有关的消息,不管真假一并说来!”

武松言语间,已是再次挪动步子,不多时,已经出了城。

到了大道上,也就不再顾忌,直接御马而行。

一路上,待衙役将一些小道消息如数道来后,武松心中也算有个数。

这地面上,要说谁消息知道的最多,地位越高的,反而不如下面的人听的多,虽说真假不知,可接触的渠道就十分广。

如衙役,平常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甚多,什么牛鬼蛇神也都接触的到。

这消息,自然而然也就少不了。

这也是武松向他们询问消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