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常昆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钱锐主编
- 503字
- 2025-03-14 23:39:38
二、青年立志中医,承大家教诲
1965年周常昆老师以高考第一志愿被云南中医学院录取,从此正式走上中医之路。学校中,有幸得到老院长吴佩衡教授的指点,又得到李筱圃、许子健、诸葛连祥等老一辈名家的传道授业解惑。
周老师在外祖父陈洛书先生嗜好读书的影响下,自幼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从中医学院就读开始,周老师就认真读背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同时也努力学习中医经典。与此同时,她把继承和整理外祖父陈洛书先生的肝脾立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查阅有关肝脾相关古籍文献,梳理历史渊源,不断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临床实践,记载了大量临床病例,为总结出调理肝脾学术思想的内涵外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庆龄医药的第二代传人。
工作后,周老师跟随名老中医袁怀珍老师抄方学习,袁老的开朗豁达、用药独到,在周老师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在昆明铁路医院进修又师从名中医詹文涛教授,学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理念。1994年,在参加医院重点科研项目“威麦宁治疗肺癌”中有幸结识了后来的国医大师张震老师,又领略了张老胸襟广阔、学识渊博的大家风范。跟名家、学名家,老一辈名家不为名利的医德医风,对医术的精益求精,成为了周老师终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