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学科。毛主席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从田边的一把草药,到象牙塔里的浩瀚典籍;从保温杯里的几颗枸杞子,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防治工作小组。下里巴人是中医,阳春白雪也是中医。
中医科普,或是传播中医药文化,或是注重居家养生葆真,而本书的出发点,则更多在于正本清源。
“脾虚”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因“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正确认识脾虚,不止于胃肠疾病的调理,更有益于“治未病”所需的体质强盛,还涉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仓廪之官”,本书是继《肾虚就这么补》之后胡世云团队的又一力作,科学、全面地介绍了脾虚的相关知识,比如:脾在整个人体生命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什么是脾虚?哪些疾病由脾虚引起?如何发现脾虚?养脾的食物、药膳、汤水、药物(包括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中成药)有哪些?怎样吃才养脾?养脾的保健穴位有哪些?如何使用穴位按摩或者艾灸等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养脾?哪些运动有利于养脾?日常养脾要注意哪些细节?如何居家辅助治疗脾虚等相关疾病?多角度、全方位地解决实际问题。
最重要的是本书追本溯源,吸取古代医家最真实的经验与养身秘法,带领读者真正理解脾虚的内涵,从多方面阐释脾虚的形成、中医食疗、针灸按摩、日常养护,尤其对于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各种脾虚不适给予详细阐述和科学指导。本书将老百姓平时关心的问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配以图文解释、经典病案,通俗而易懂,实用且明朗,与专业书籍相比,失其刻板,多于趣致,适合大众居家学习,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科普仍是任重道远,吾辈将继续砥砺前行,致力为大众“搬运”“制造”最好的科普内容。
编者
2022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