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远在商周时期,前人已有关于皮肤病的记载,但因历史条件所限,清代以前尚无皮肤专科,所述内容均散见于外科、内科、妇科、儿科、本草、方剂甚至针灸科典籍中,故鲜有专著。尽管如此,许多中医文献记载的皮肤病,仍不失为世界首创,如疥疮(scabies)危害人类甚为久远,在西医学中则于1687年由意大利药师Diacinto Cestoni首先报道发现疥螨,曾轰动一时,实际上公元前14世纪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疥”的记述,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山海经》、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均记载有“疥”。东汉王充《论衡》中已明确指出疥疮由疥虫引起,3世纪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5世纪《刘涓子鬼遗方》已用雄黄、雌黄、水银、矾石等治疗疥疮。5世纪末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用硫黄治疗疥疮的有效方法,沿用于今,仍为首选,堪称医林巨擘。

610年隋代《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记载:“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这应是人类最先发现疥虫的报道,比西医早了1 000多年。其他如:结节性红斑、脂溢性皮炎、传染性软疣、白塞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扁平苔藓、丛林斑疹伤寒等,均由中医首先报道。

中医如此精深博大,篇帙浩瀚,古籍繁,毕生莫殚,余退休已十有八载,闲暇静心阅读之时,如历卞和之肆,举皆美玉;入伯乐之厩,无非骏蹄。寒来暑往,积年努力,观书充楹,每有所得,则笔录之,深信以勤补拙,渐成帙册而自得其乐,潜思拙作《皮科证治概要》已问世近二十稔,内容亦需更新,故将讹者绳正,缺者增补,误者修订,复者刈除,并将近年阅读所获,参以临证实践而补纳其中,新增疾病20余种,凡有中西医确切记载年代者,溯流求源,列于篇首,以彰显中医功绩,附篇记述朱仁康皮肤病辨治经验。俾读者览之得归,用于临床可法期简要,皆中肇肯,方必中和,纤悉无棼,意在启迪后学,愿为津梁,用传不朽,实吾厚望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博鑑

2022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