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防治
- 赵连友 李妍主编
- 796字
- 2025-03-14 20:29:54
第三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制订
随着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不断扩大和进一步深入,广大工作人员迫切需要一本规范的、能反映学科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具书或指导手册。于是各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应运而生。国际上最早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是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Joint National Committee)1977年报告,简称JNC-1。该项报告在1977—2015年的38年中共修订了7次。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SH)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高血压防治指南。由于各国的疾病谱和疾病危险因素不同,在一个地区人群中适用的指南并不完全适合其他地区人群的使用。为此,1997年由WHO和ISH牵头的高血压指南委员会提出各国应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地区性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建议。1998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建议制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组成了以刘力生和龚兰生两位教授牵头的指南起草委员会。起草组专家来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和中国高血压联盟。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1版完成并发表。内容涉及高血压流行病、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包括继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等。该指南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05年该指南经补充修改完成了第1次全面修订(第2版)。2010年又进行第2次修订,于2011年发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3版。2016年进行第3次修订,参与修订工作的近80名专家来自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与此同时,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王文教授和陈伟伟教授牵头组织编写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此版本受到基层高血压防治人员的好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发布后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领导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宣传工作,真正使指南落地生根,发挥了指导作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编写和修订体现了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者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努力引进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最新证据和经验并付诸实践的精神。
(吴兆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