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多房棘球绦虫
一、成虫及虫卵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成虫寄生在狐、狼、豺、犬等食肉类动物小肠,多集中在回肠下段。成虫长1.2~3.7mm,体节多为2~5节。生殖孔位于体节中线之前,孕节子宫发育较快,28~35天虫卵即可成熟,虫卵大小和形态与细粒棘球绦虫难以区别,可借助分子生物学检测其已知特异抗原从而鉴别虫卵(图1.2.1、图1.2.2)。

图1.2.1 多房棘球绦虫(洋红染色)

图1.2.2 家犬人工感染的泡型棘球绦虫
二、幼虫
多房棘球蚴也叫泡球蚴,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囊泡状团块。与细粒棘球蚴不同的是,泡球蚴由无数大小囊泡相互连接、聚集而成,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为1~10mm,囊泡内含透明囊液和原头蚴,有的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囊泡外壁角质层薄且常不完整,生发层细胞呈丝状向外延伸形成生发细胞突起,相互交织成网,向四周浸润生长,不断形成新的囊泡群并向器官表面蔓延。少数也可向内芽生,形成隔膜而分离成新囊泡。泡球蚴周围无完整纤维包膜将病灶与宿主组织分隔,病灶经1~2年即可占据全部寄生器官。囊泡的外生性子囊可随血液及淋巴转移至其他组织器官,继发为新的泡球蚴。这种外生浸润性出芽生殖方式危害更大,酷似肿瘤,故有“虫癌”之称(图1.2.3、图1.2.4)。

图1.2.3 小鼠泡球蚴(人工感染)

图1.2.4 人肺泡状棘球蚴病
多数小囊泡(无头节)和角皮层,无生发层,囊泡间凝固性坏死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区别见表1.2.1。
表1.2.1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区别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