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因放射源种类、放射方法、照射体积、总剂量、分割次数及总治疗时间不同而异。放射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许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阴道粘连和狭窄、肠道及尿道反应等毒副反应,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阴道狭窄和粘连,通常让患者放射治疗后坚持阴道冲洗,并使用阴道扩张器及润滑剂。为防止产生粘连性肠梗阻、盆腔严重纤维化、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阴道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在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保证靶区剂量充分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危及器官剂量。
一、放射性直肠炎
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半年至1年内。按直肠病变程度分为3度,轻度: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壁黏膜充血、水肿,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中度: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重度:肠管有明显狭窄,肠梗阻、肠穿孔,须手术治疗,或有直肠阴道瘘形成。一般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以保守治疗为主,给予消炎、止血及对症治疗,以及药物保留灌肠。
二、放射性膀胱炎
多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6年,临床出现时间较放射性直肠炎晚。大部分在4年内恢复,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血和排尿困难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弹性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可形成溃疡。可采用保守疗法,如消炎、止血及对症治疗,出血严重者可以进行膀胱镜下电灼止血。重度损害者,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