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准备挣钱

快傍晚的时候,大队人马回窑。

他们刚到窑洞门口,就看见歪在地上看书的郑同,李东来是个闲不住的,凑上前问他在看什么,郑同直接选择了无视,翻了个身面朝着墙壁。

“欸?你怎么还记仇?”

李东来嘀嘀咕咕,好在也反应过来原因了:“今年过完年我就把口粮还你。”

“那我谢谢你了。”

郑同随口应了一句。

知道这人喜欢蹬鼻子上脸,不能搭理,越是理他就越起劲,他干脆收起课本,换了个话题:“你们干吗去了?”

“先让我看看你在看什么。”

李东来嘿嘿笑道,大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伸着脖子往前凑。

郑同被他弄的有点烦,直接站起身。

嘿,这家伙!

真看不懂好坏脸了不是?

他倒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发脾气,只是单纯的不想搭理对方。

这时,一旁的陆东阳突然开口了:“李知青,你哪来这么多事?郑知青看个书还要被你打扰!”

总算有人说句公道话了,郑同默默在心底给他点个赞。

“我不就好奇嘛,不给看算了。”李东来还在嘀咕。

“你能看懂?”

“你怎么知道我看不懂?”

“我管你呢!”

早晨李东来出言不逊,陆东阳没想跟他计较,可下午四人出门的时候,这小子居然又口花花周秀,陆东阳当场就揪他衣领了,两人差点打起来。

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关系确实大不如前了。

“瘪犊子!”

陆东阳骂一句后,离开了窑洞。

日落西山之际,郑同站在窑洞门口,盯着即将落下去的残阳,眼看日光将这片土地印染,他脑子里忽闪过一个念头。

只不过,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知青窑洞住的人太多,而且也没有能写字的地方,郑同只要想到自己偷摸摸写东西的时候,边上不时就会探颗脑袋出来,他就觉得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

这纯粹是尴尬的。

再说了,知青点内连一张可以写字的桌子也没,在这纯靠手写的年代最为致命。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找梁支书想想办法了。

按照郑同的想法,昨天刚到知青点的时候,梁文志就表现出对看书有极高的兴趣,当时还说以后可以多交流交流。

既然如此,他可真要去找这位中年帅哥,好好交流一下了。

……

梁家河村委会,从大队开完会回来的梁文志正伏案工作,唰唰唰地在纸上写些什么,嘴里不时嘀咕。

“临近过年,为了省大队开支,组织决定,让家在周边且满足招工回城年限的知青,回家过年......”

字还没写完。

梁文志忽然停下笔,疑惑抬头。

只听见外面传来阵急促的脚步声,并伴随着一道叫喊:

“梁支书,梁支书?”

郑同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找到梁文志的办公室,听见里面有人应声,便推开门走了进来。

“郑知青,有事?”

知青这个点来村委会的可不常见,他下意识以为出事了。

见郑同气喘吁吁的模样,梁文志停下手头的事情,毕竟处理知青问题也是工作嘛,他端着搪瓷缸去倒了杯热水,然后放在桌子上。

“出什么事了?坐下慢慢说。”

郑同顺势接过话头,道:“对,梁支书,我找您是真有事儿。”

一句话让中年老帅哥愣住了。

他们下午刚见过面,而且还聊了一路,现在分开还没几个小时呢,能有什么事情?难不成是知青们出问题了?

梁文志心里一惊,安慰道:

“你们知青有困难,可以跟队里提,咱们尽可能提供帮助。”

他心里敲锣打鼓,生怕对方忽然蹦出句知青点没粮了。见郑同脸色纠结了一下,梁文志的心顿时又悬了几分。

“我是想,想麻烦您能不能帮我找个安静点的地方。”

呼——

梁文志顿时松了口气。

只要不和粮食有关系,他这边什么都可以商量,顿了顿,梁文志奇道:“安静点的地方?”

“对,这段时间不忙,我寻思想看看书...您也知道咱们知青点,进进出出的很影响看书。”

对村支书来说,这不算什么大事。

安静的地方嘛,那梁家河村可就太多了,只不过要符合看书条件的安静地方,还真不是那么好找的。

总不能让郑同到老乡家安静去吧?

要是真这么安排,别人恐怕还以为村里要知青借宿老乡家呢。

郑同见梁文志又开始犹豫了,于是重新换了个说辞:“梁支书,是这样子,这会咱们小学不是放假吗?里面刚好也有桌子......”

“学校?不行不行。”

梁文志毫不犹豫的拒绝。

村里有个能供娃娃们读书的地方,多不容易啊?他爱惜的跟宝贝一样,要不然也不会给教室圈小院了。

他就是担心有不长眼的,溜进去把学校给糟蹋了。

郑同彻底哑火。

村里不同意,那自己肯定是不能偷偷用。他对梁文志没多少了解,对方一副好说话却又秉公办事的样子,让人心里没底。

梁文志想了一会,压低声音对郑同说道:“我倒是想起来个事,兴许对你有用。”

郑同神色一震:“您请说。”

梁文志指了指自己正在写的东西。

“你刚刚说要找个安静地方看书,学校肯定是不行的,不过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县里知青办研究决定,今年春节让各队离家近的知青回家过年。”

“现在不是冬闲嘛,他们几个都是本地人,明天就可以出发。”

回家过年???

下乡知青还能这么自由?

活儿干完就可以回家,那上辈子看的电视剧,为什么都说插队好几年,才能回去一次。

梁文志继续说道:“我刚合计了一下,他们几个回家后,知青点就剩下你们三个京城来的知青,男生窑洞也只有你一个人,你要真想看书也不影响了嘛。

本来我打算明天去知青点通知他们,既然你来了,回去就可以知会他们一声,早点收拾东西,明天村里安排驴车送。”

“???”

郑同感觉人都麻了。

可是,我要的是桌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