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再生水回用推广政策现状分析

由以上现实问题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在再生水回用推广领域所采用的政策,以行政命令形式为主。然而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来推广再生水回用,一则实施成本高,容易由于盲目建设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二则由于行政命令具有强制属性,难以获得真正的社会支持[14]。因此,采用恰当的行为引导政策来引导居民自发地使用再生水,无疑是对强制性行政命令的良好补充。为更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合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引导政策类型,首要的是对再生水回用行为的特点重新进行仔细的梳理。

一 再生水回用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

再生水由污水经处理后产生,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水污染排放和对自然水资源的掠夺,能有效促进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改善。与此同时,由于再生水回用在我国推广较晚,居民对再生水往往十分陌生。此外,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再生水作为自来水的替代品,使用再生水能有效减少自来水使用量,从而减少水费开支。再生水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这些特点,使得再生水回用行为具备了诸多独特之处。

1.环保属性

通过开展再生水回用,既能减少对天然水体的污染物排放,改善项目所在地的水环境状况,又能提供天然水资源的替代品,减少对项目所在地的水资源掠夺。正因再生水回用具备环保属性,人们的环保动机亦会对其再生水回用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激发居民的环保动机,使其愿意自发地使用再生水,是再生水回用居民行为引导政策的应有之意。

2.陌生的新产品

再生水回用推广在我国方兴未艾,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少接触再生水的机会。因此,居民对再生水回用往往十分陌生,即便少数接触过再生水的居民亦难以对使用再生水产生稳定的消费习惯。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消除人们对再生水回用的陌生感,培养城市居民对再生水的消费习惯,也应该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3.替代品价格低

再生水作为自来水的替代品,使用再生水能减少自来水使用量,从而减少水费开支。然而,由于自来水作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尤其是其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因此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水价政策。自来水价格往往难以反映出水资源的稀缺性,甚至在部分地区难以满足水利设施的建设运营成本。而与此同时,再生水回用生产和运输设施建设的巨额成本,使得再生水价格的下调空间十分有限。在这一情况下,通过拉大再生水与自来水的价差,从而依靠经济层面的激励,实现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引导,实则困难异常。

二 城市再生水回用推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以上结合再生水回用行为特点的分析结论,在笔者2014年8月开展的关于西安市再生水回用实际推广情况,以及西安市居民对再生水回用认知情况的调研中得到了证实。此次调研与NGO组织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合作开展,共计回收有效调研问卷815份。通过对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相对于节约用水成本而言,再生水的环保属性是居民考虑使用再生水的最大动因。在关于参与再生水回用的动机方面,相比于节约用水成本,725名调研参与人优先选择了将保护环境作为自己参与再生水回用的主要动机,如图1-1(a)所示。

图1-1 调研数据统计

西安市居民缺乏水资源危机意识,对当前西安市水资源的状况认识不足。在调研对象中,仅有302人认为西安市缺水,而其余多达513名调查对象认为西安市水资源一般甚至充足[见图1-1(b)]。而西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14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陕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2240立方米和1133立方米),亦远低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极度缺水城市。该现象进一步体现出开展针对居民的环境教育活动的紧迫性。

当前西安市缺乏再生水回用的氛围。仅有139名被调研人身边有再生水回用设施[见图1-1(c)]。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少接触再生水回用设施的机会。

在调查过程中亦发现,西安市市民对再生水回用缺乏了解。在关于再生水回用的了解程度方面,仅有139名被调查者了解再生水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而更多的被调查者对再生水回用仅有简单的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见图1-1(d)]。

三 针对再生水回用的居民行为引导政策

本研究结合再生水回用的特点,以及当前城市居民对再生水回用的认知现状,将潜在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引导政策归纳为环保动机激发政策、示范引导政策以及知识普及政策。

1.环保动机激发政策

长期以来充足稳定的城市自来水供应,以及环境教育的缺位,让居民失去了对水环境现状的清醒认识。这一危机感无疑是居民开展一切以保护水资源、水环境为目的的环保行为的动机产生的最初起点,而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动机,又正是居民参与再生水回用的重要动因。试问一个认为水资源取之即来、用之不竭的人又怎么会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而主动去使用再生水?因此,本书将以激发居民的环境保护动机为手段的政策归类为环保动机激发政策。

2.示范引导政策

当前西安市再生水回用最为重要的用途之一,便是用作热电厂锅炉冷却水,而这一用途与市民日常生活距离甚远。众多采用再生水作为水源的景观湖泊、湿地以及洗车设施等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即便是生活在周遭的市民亦难以了解其所使用的是再生水。以上两种原因共同造成了当前西安市再生水回用氛围欠缺的现实情况,试问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又有谁会敢为人先去使用再生水?因此,本书将通过营造再生水回用氛围,进而引导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政策建议,诸如建设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归纳为示范引导政策。

3.知识普及政策

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流量即金钱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抢夺着人们的精力和时间。对于再生水回用这一既复杂,又与现实生活缺乏紧密联系的新型技术而言,单纯依靠市场规律显然难以在对人们的认知资源争夺战中取得先机。这也使得关于再生水回用的信息难以被广大普通市民获得,进而造成了市民对再生水回用缺乏了解。试问对一个缺乏基本了解的新鲜事物,人们如何能欣然接受?因此,本书将提高居民对再生水回用的了解程度从而引导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政策建议,归类为知识普及政策。

基于此,提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政策对再生水回用公众接受行为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究竟如何?并围绕以上问题,通过实验及调研的方式,开展研究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