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排外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056字
- 2025-05-08 07:36:01
在场的北海本地门阀望族代表,除了郑氏之外,他们其实并不在意谁来执政青州。
以前的青州刺史王仁也好,现在的青州刺史袁谭也罢,亦或者是另一个青州刺史田楷。
门阀所在乎的,永远是他们族内子弟在青州当地的利益。
管你朝廷在青州设置多少个刺史、州牧,因为这两个职务,是青州人无法担任的。
他们可以担任其他的职务,诸如功曹、从事、别驾等等。
“袁谭、田楷二人未在申报朝廷的情况下,私自变迁我北海境内的官吏职务,于法不合!”
有权力进行人事任命的是州牧,刺史只有监管职责。
但哪怕是州牧要对青州地界里的官吏进行调度,也得问过功曹、别驾、从事这些本地人的意见。
你州牧可以强势换人,我们本地人也可以联合起来不卖你州牧面子,你的政令在本地将寸步难行。
这就是门阀政治。
“请朝廷为我们做主!”
既然袁谭、田楷的所作所为,无法让青州北海本地人满意。
那他们就全面排斥袁谭、田楷,令请徐州朝廷来管控青州。
至少徐州那边有先例。
全体徐州门阀望族,都在王融的带领下赚得盆满钵满,吃的满嘴流油。
青州人也想这样。
“本次朝廷发兵,是为劝和北海战事。”
刘备的意见是以淄水为界。
淄水以东的齐国、北海国、东莱郡由田楷管控,淄水以西的平原国、济南国、乐安郡由袁谭管控。
这样的建议无可厚非,因为刘备夹在中间,他的所思所想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回报袁绍和公孙瓒。
可青州北海本地的门阀望族不乐意。
他们不赞同刘备的意见。
“袁谭和田楷的冲突,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卫将军这次劝和了他们,下次,下下次呢?”
北海孙氏代表开口。
“朝廷是可以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派人进入青州,劝和两方兵马。”
因为这没有损害到下邳朝廷的利益。
“可我们青州本地人呢?就活该受战火侵袭,受乱军洗劫吗?”
孙氏代表孙防说他们的坞堡和庄园,不止一次被袁谭或者田楷的士兵劫掠了。
“我们去问他们,去索要损失的物资钱财,他们都推脱说是对方的兵马所劫,以他们无关。”
孙防愤懑说道。
“青州遭逢战乱多年,我们迫切希望回归和平。”
只有和平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青州本土门阀望族的利益。
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或者农业等等。
战火燃烧的青州,地无法耕,田无法种,麾下佃户到处流窜,靠着耕读传家的门阀,实在难忍。
北海门阀的本意是,让朝廷派出一名新的青州刺史,代替袁谭和田楷。
或者不派也行,就这么空置出来,但袁谭和田楷必须滚出去。
这次轮到刘备继续为难了。
“玄德,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呢?”
王融说道。
如果只是袁谭或者田楷单独一人撤出了青州,那刘备无法向这两人背后的袁绍或者公孙瓒交待。
现在是北海人联合起来,先一步表态要求袁谭和田楷都撤出青州。
“再联系东莱、齐国、乐安、济南、平原等郡国境内势力,一起表奏朝廷,请求另设一个青州刺史便好了。”
“同时以朝廷名义,勒令袁谭、田楷两部兵马回冀州、回幽州。”
“如此一来,问题将迎刃而解。”
这才是王融选择从徐州发兵北上进入青州的真正目的。
劝和只是附带的。
青徐两州都滨海,符合王融大力发展水师的计划部署。
他希望青州能够纳入下邳朝廷的管控之中,以青徐为根基,进可往西横扫,问鼎中原,退可据海自守,奠定霸业。
刘备不语,沉默许久。
可沉默的始终是刘备,北海的门阀望族代表,一个上前,继续说话。
“青州人才能治理好青州,那些外来的刺史、州牧,他们哪个懂得青州的民生管理、经济发展呢?”
青州对于青州人来说,是家,是故乡,是老巢。
他们对于本地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轻车熟路。
而青州对于外来的刺史、州牧来说,只是一个平台,一个用来镀金、用于晋升的平台。
不管是升官还是贬官,刺史、州牧最终是要离开青州的。
不像青州人永远扎根于青州,致力于促进青州本土的发展。
就连族谱的开头两个字,都是青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已经把袁谭和田楷描绘成青州有史以来最十恶不赦的对象。
仿佛他们两个继续留在青州,会彻底葬送青州的所有根基。
“朝廷管理青州,不请青州本地人来治理,难道靠那些对青州一无所知的外地人吗?”
这句话非常在理。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治理州郡县域无不如此。
当地的治理和发展,占据贡献最大份额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
刘备难以反驳,仍旧在沉默。
王融站出来,众人瞬间安静,现场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朝廷王师将遣使去往袁谭、田楷两军寨内,请他们到潍水北部的都昌县会面。”
“同时,再请青州各个郡国的望族代表,齐聚都昌。”
“大家共同商议青州之事。”
此话一出。
在场的北海门阀对视一眼。
最后孙防踏出一步请示。
“卫尉,如若我青州全体代表都要求袁谭、田楷二军撤离青州,但他们不肯,届时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王融笑道:“真若这般,朝廷还是以民望为先,势必要支持青州人的。”
他不看好袁谭,也不看好田楷,只看好青州本土的门阀贵胄。
世家出身的王融,深知世家内部运行的一套规则。
在本土,世家门阀的能量永远高于外来军阀和诸侯。
军阀和诸侯可以赢无数次,但只要输上一次,就会被门阀彻底击败。
只靠杀戮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黄巢已经证明过了。
科举的作用也有限,门阀依旧存在,都以为它消失了,实际上,只是换了些名字。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如此。
诸如一家三代为在某某部门守护万家灯火,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