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宗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名为允恭,原本名为胡土瓦,是世宗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明德皇后乌林答氏。皇统六年(公元1146年)出生。他体态容貌雄伟,孝顺友爱,谨慎忠厚。
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世宗在东京即位。乙酉日,允恭被封为楚王,设置了属官。十二月,他跟随世宗到达中都。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四月己卯日,被赐名允迪。五月壬寅日,被立为皇太子,世宗对他说:“按照礼法,嫡子最为尊贵,所以立你为太子。你要与兄弟友爱,以礼对待百官,不要因为身处储君之位就产生骄慢之心。每天勤奋学习,没有召命,不需要侍奉进食。”允恭上表致谢。此后他专心学习,与各位儒臣在承华殿讲学议论。闲暇时读书,常常到深夜仍不知疲倦,第二天就把有疑问的字交给儒臣校正验证。九月庚子日,下诏东宫三师对皇太子自称名字,少师以下称臣。十一月庚子日,是允恭的生日,百官在承华殿祝贺,世宗赐给他成套的衣服和良马,在仁政殿赐宴,皇族和百官都参加。此后每逢生日,世宗有时到东宫,有时在内殿设宴,每年都以此为常例。十二月辛卯日,允恭上奏说:“东宫的贺礼,亲王及一品皇族都向北面拜伏,我只是答礼作揖。希望陛下恩准我答拜还礼,这样或许能使亲亲友爱之道更加淳厚。”世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并将其定为制度。
世宗听闻儒者郑松贤能,郑松之前担任同知博州防御事并退休,被起用为左谕德,下诏免去他上朝参拜,让他辅佐太子读书。郑松以朋友的身份教导允恭,允恭曾让郑松去取衣服腰带,郑松回答说:“我愧任谕德之职,不敢奉命。”允恭脸色一变,称赞郑松做得对,从此对他更加礼遇。每次打猎捕获鹿,允恭总是分一些赏赐给郑松。
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九月,允恭纳徒单氏为妃,举行亲迎之礼。按照旧例,皇帝举行大贺仪式时的仪仗队,天子乘坐玉辂,皇太子仪仗队乘坐金辂。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世宗从西京返回都城,礼官不知道皇太子自有仪仗队的金辂,于是请太子乘坐大驾的缀辂,走在天子前面。世宗怀疑这样不合礼仪,详细查阅旧典,礼官才发觉错误。于是礼部郎中李邦直、员外郎李山被降一级官阶,太常少卿武之才、太常丞张子羽、博士张榘被降两级官阶。
不久,礼官商议皇太子接受册封后拜谒谢太庙,应穿常朝服,骑马前往,世宗说:“这与外宫皇后接受册封后拜谒各神庙没有区别,海陵王一时随意施行,怎么能作为法则呢?重大册封与三年一次的合祭太庙应当采用古礼才对。孔子说:‘礼与其奢侈,宁可节俭。’不应当如此随意更改。”又说:“右丞苏保衡虽是汉人却不通经史,参政石琚通经史却不进言,前日礼官已经被降职处罚,他们还是不畏惧吗?把前代的典礼详细上奏让我知晓,我将选择合适的来处理此事。”过了很久,即将授予太子册宝,礼仪中准备仪仗队告祭太庙。世宗说:“我接受尊号拜谒谢礼,是采用原来宋朝真宗的旧例,穿常朝服骑马。皇太子却用完备的礼仪,前后不相称,实在没有道理。”对右丞相良弼、左丞守道说:“这是你们不用心导致的。”良弼等人谢罪说:“我们愚笨,考虑不到这些。”世宗又说:“这是文臣因循守旧的缘故。”这一年十月甲申日,在太庙举行合祭大礼,允恭行亚献礼。
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允恭生病,世宗下诏让左丞守道侍奉他煎药,他搬到琼林苑临芳殿调养治病。
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正月甲戌日,允恭被改赐名为允恭。庚辰日,接受皇太子册宝,允恭上表致谢。
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五月,世宗命允恭到草泺避暑,隋王惟功随行,其他应该随行的人都发给路费。允恭上奏说:“远离朝廷,独自前往凉爽之地,这不是臣子所能安心的,希望取消这次行程。”世宗说:“你身体瘦弱,山后地势高且凉爽,所以命你前往。”丁丑日,百官在都城北面恭敬地送别,行再拜之礼,允恭答拜还礼。这个月,百官按照诏书的要求,备办笺表问候允恭的起居情况。
六月,百官像之前一样问候允恭起居。八月乙酉日,允恭从草泺返回,百官在都城北面迎接拜见,就像送行时的礼仪一样。丙戌日,允恭入宫拜见世宗,世宗说:“我的儿子分别了一整个夏天,我非常思念你。”九月,下诏皇太子的膳食供应不再按月支取,每年给予五千万。
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八月,允恭在承华殿听讲经史,太子太保寿王爽启奏说:“殿下对本朝语言还不太熟悉,为什么不屏退身边的汉官,都任用女真人呢?”允恭说:“谕德、赞善以及侍从官,怎么敢随意屏退呢?”寿王爽于是行礼退下。允恭说:“宫官有四员,称为谕德、赞善,从名称就能看出他们的职责和意义,他却反而想让他们离开,这是没有学识的缘故。”有使者从山东回来,允恭询问民间有什么困苦,使者说:“钱难是最困苦的。官库的钱满得都露天堆积了,而民间却没钱,百姓因此受苦。”允恭说:“把钱贮存在空屋子里,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对户部尚书张仲愈说:“天子富有天下,何必单单把财富藏在府库中呢。”于是上奏说:“钱放在府库,与铜矿在野外有什么不同呢。请求让钱流转起来,使公私都能获利。”世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让有关部门商议施行。
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十一月丁亥日,在圜丘举行祭祀活动,允恭行亚献礼。
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五月,世宗听说德州防御使胡剌图谋叛乱,于是说:“我对于亲属之道从未不笃厚,而他却竟敢如此。”允恭慢慢上奏说:“叔叔胡剌生性放纵,沉溺于娱乐,又没有子嗣,忽然有如此狂妄的阴谋,希望再核查证实一下。”十月己未日,在太庙举行合祭大礼,允恭代理祭祀之事。
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十月,允恭接受诏书,与赵王惟中、曹王惟功在保州、定州打猎。十一月甲午日,返回京师。
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四月乙亥日,世宗驾临垂拱殿,允恭及诸王在旁侍奉。世宗谈论到兄弟、妻子之间的关系时说:“只听妻子的话而与兄弟相违背,太过分了。”允恭回答说:“《诗经·思齐》中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国家。’我们愚昧,希望相互勉励并修养自身。”于是引用《诗经·棠棣》中花与萼相互依存、鹡鸰鸟在急难中相互救助的含义,写成文章表达心意,用来告诫兄弟。
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世宗下诏五品职事官拜见皇太子要行谢礼。
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五月甲辰日,允恭在常武殿陪侍宴会,典食令涅合进献粥,允恭正要吃时,发现粥碗中有蜘蛛,涅合惊恐失措,允恭从容地说:“蜘蛛吐丝在空中,忽然掉到这里面罢了,哪里是你的罪过呢。”十月己卯日,在太庙举行合祭大礼,允恭代理祭祀之事。
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四月戊申日,在太庙举行祭祀活动,允恭代理祭祀之事。丁巳日,詹事乌林答愿入宫谢恩,允恭命人取来幞头腰带,官属进言说:“这是接见宰相、师傅的礼节。”允恭说:“乌林答愿侍奉陛下很久了,我以此表达敬意罢了。”众人都说:“这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十一月,将明德皇后改葬到坤厚陵,允恭徒步拉着灵车。遇到大风雪,左右侍从进献雨具,允恭拒绝了。等到达停歇的地方,衣服全都被沾湿了,看到的人无不落泪。海陵王虽然被贬黜为庶人,但宗干还被称为明肃皇帝,议论的人认为这样不妥,允恭详细上表奏论此事。世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宗干被削去帝号,降封为辽王。
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世宗将要前往上京,下诏让允恭留守国都,制作“守国之宝”授予他。派遣使者、祭祀、五品以上官员以及事情利害重大的,要派遣使者快马奏报,六品以下官员、其余平常事务,都听凭允恭裁决。允恭每三天一次在集贤殿接受尚书省的事务禀报。京朝官每逢初一、十五穿着朝服问候。世宗车驾在路上时,每二十天派遣一名使者问候起居。到达上京后,每三十天问候一次起居。世宗说:“如今巡幸或许能停留一两年,由你留守国都。就好比农家种田,商人营利,只要能不使父业衰败,就是能治家的好儿子。”允恭回答说:“我在东宫二十多年,过失很多,陛下因为明德皇后的缘故从未责备过我。我实在愚昧,不能承担重任,请求跟随陛下出行。”世宗说:“大凡人养育儿子,都希望到年老时能得力。我留下太尉、左右丞、参政辅佐你,他们都是国家的旧臣,可以与他们商议事情。况且政事并不难,只要用心公正,不接纳谗佞奸邪之人,一个月之后,政事自然就熟悉了。”允恭流泪坚决推辞,左右侍从都为之感动。三月,世宗前往上京,允恭留守国都中都。当初,允恭在东宫时,有时带着宫中侍从在芳苑散步。宫中侍从出入宫中,从未受到限制阻拦。这些人见允恭留守国都,各自得意起来,允恭知道后,对各位宫中侍从说:“我从前在东宫,不亲自处理国政,每天和你们说话。如今既然留守国都,你们有召命才能入宫。”五月,世宗到达上京,赐给允恭敕书说:“我在前月八日到达辽阳,这个月二日抵达上京,第二天祭祀庆元庙。巡视四方,观察民情,这是古代的制度。你留守国都责任重大,正值盛夏炎热,更应当自爱,不要让我担忧。”允恭对徒单克宁说:“皇上巡幸,把国事托付给我。刑名是最重要的,人的生死都与此相关。凡是有可以商议的,应当极其公正。等到皇上返回都城,不要有荒废的事务。”从此,凡是禀报刑名之事,允恭都亲自翻阅,召来都事仔细地纠正,常常过了很长时间都忘记疲倦,有时还赏赐食物。近侍禀报瑶池的莲花开放了,应当设宴庆祝。允恭说:“圣上东巡,命我留守国都,我怎么敢宴游荒废事务呢?采摘几朵花来就足够了。”七月,允恭派儿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问候世宗起居,请求世宗返回都城。十一月壬寅日,允恭冬季打猎。辛亥日,返回都城。
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正月乙酉朔日,免除群臣的贺礼。允恭自从留守国都以来,内心十分谦逊,宫臣不必在庭院行跪拜大礼,启奏事情时也不用侍立一旁,还免去了初一、十五的礼仪。京朝官员在初一、十五本应穿着公服问候,也一并停止免除。到了此时,群臣本应前来祝贺新年,允恭也不肯接受。甲寅日,允恭前往春水之地。二月庚申日,返回都城。丁卯日,派儿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祝贺万春节。四月,长久没有下雨,允恭亲自祈祷,当天就降下充足的雨水。
六月甲寅日,允恭身体不适。庚申日,在承华殿驾崩。世宗从上京返回,途中停驻在天平山好水川,听闻讣告后,在行宫之南设灵位祭奠,悲痛大哭了许久。亲王、百官、皇族、命妇以及侍卫都聚集在一起痛哭,世宗号哭着回到宫中。等到返回中都,共设灵位祭奠痛哭了七次。世宗任命豳王永成为中都留守,前来料理丧事,派遣滕王府长史再兴、御院通进阿里剌来保护金源郡王,派遣左宣徽使唐括鼎前来祭祀,下诏妃徒单氏以及各位皇孙的丧服都依照汉制。帝王作为储君在位时间长,对百姓施加的恩德深厚,每天早中晚三次哭吊时,侍卫军士都争相进入哭吊,在承华殿下伏地痛哭,哭声震天。中都百姓在集市、街巷设灵位恸哭。七月壬午朔日,赐谥号为宣孝太子。九月庚寅日,将灵柩停放在南园熙春殿。己酉日,世宗从上京返回,还未进入国都城门,就先到熙春殿祭奠,恸哭许久。到下葬时,世宗亲自前往达六次之多。允恭侍奉世宗,凡是世宗巡视西京、凉陉,以及前往皇陵祭祀、太庙祭祀、拜谒衍庆宫,外出田猎、视察庄稼、举行拜天射柳仪式,他都未曾离开左右。世宗在圜丘举行祭祀,以及亲自在太庙祭祀时,允恭就行亚献礼,世宗不亲自祭祀时,允恭就代理祭祀之事。国家有重大庆典,允恭就率领百官上表祝贺。正月初一、万春节时,就率领群臣进酒祝寿。冬十月庚戌朔日,宰相以下官员在庆和殿朝见,太尉完颜守道进酒祝寿,世宗追思哀悼,神情凄怆了许久。十一月甲申日,灵车出发,世宗在都城西边路旁祭祀。庚寅日,葬于大房山。世宗想要给允恭加帝号,询问群臣意见,翰林修撰赵可回答说:“唐高宗追谥太子弘为孝敬皇帝。”左丞张汝弼说:“这大概是出于武后的意愿。”于是作罢,便在衍庆宫后建庙,祭祀用三献礼,音乐用登歌。
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立允恭的儿子璟为皇太孙。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世宗驾崩。皇太孙即位,这就是章宗。
五月甲午日,章宗追谥允恭为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丁酉日,将其神位祔祭于太庙,陵寝为裕陵。
允恭天性仁厚,不忍心施行刑杀。梁檀儿盗窃金银叶,允恭怜悯他母亲年老;李福兴盗窃绸缎布匹,恰逢坤厚陵礼仪完成;家令的亲随盗窃银器,正值万春节,允恭都设法保全他们的性命。对于丢失物品的情况,只是责令赔偿而不加以治罪。听闻四方有饥荒,总是先上奏,加以赈济。因为田猎外出巡视时,所到之处询问民间疾苦。他尊敬礼遇大臣,与兄弟友爱相处。将明德皇后葬于坤厚陵,各位妃嫔都祔葬,从磐宁宫发丧时,赵王惟中让他母亲的丧车先出发,还让举着黄盖的人在前面走,允恭呼喊执盖的人,对方没有回应,少府监张仅言想要上奏此事,允恭制止了他。允恭曾作《重光座铭》,还在小玉碑上刻下座右铭,并刻在碑的背面,都很有道理和情致。他最擅长射箭却不滥杀猎物,曾奉诏拜祭皇陵,先去打猎,射中并捕获一只鹿后,就下令停止打猎,说:“这足够用来供奉祭祀之事了,何必多杀呢?”爱惜生灵大概是他的天性。
赞语说:辽王杲攻取中京时,宗翰、宗望都跟随,景宣另外率领合紥猛安。合紥猛安,是太祖的猛安。宗翰请求立熙宗,宗干不敢违抗,太宗不能拒绝,其大义正直,道理充分。旧史称睿宗宽容仁厚、喜好施予恩惠,熙宗不得善终,海陵王身亡,从那以后,得到皇位的都是他的子孙,这是有原因的。显宗孝顺友爱、和睦亲族,在东宫二十五年,没听说有什么过错。他秉承旨意开导各方,天下人暗中受到他的恩泽。可惜上天没有给他更长的寿命,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