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这一年局势持续动荡,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朝廷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努力应对,却仍难以阻挡局势的恶化。
年初正月丙子初一,发生日食,在古代,这种天象常被视为不祥之兆,给本就动荡的时局增添了一丝阴霾。朝廷任命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进行人事安排。辛卯日,朝廷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在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专门率领义兵进行守御,各路达鲁花赤负责提调,听从宣慰使司的节制,试图通过地方武装力量来稳定山东局势。丙申日,监察御史哈剌章进言,认为淮东道廉访使褚不华尽忠守节,应当给予褒奖、赠官,并优厚抚恤其家人,朝廷予以采纳,以表彰忠义之士。
二月,贼寇进犯七盘、蓝田,朝廷命察罕帖木儿率军与答儿麻亦儿共同守卫陕州、潼关;哈剌不花从潼关抵达陕西,与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及定住等一同进讨贼寇,加强对陕西地区的防御。癸丑日,太阴犯五车,特殊天象引发人们对时局的关注。因征讨河南许、亳、太康、嵩、汝取得大捷,朝廷下诏大赦天下,希望借此凝聚人心,稳定局势。戊辰日,知枢密院事脱脱收复邳州,并调客省使撒儿答温等攻打黄河南岸贼寇,大破敌军,取得重要胜利。壬申日,刘福通派党羽毛贵攻陷胶州,佥枢密院事脱欢战死,山东局势愈发紧张。甲戌日,倪文俊攻陷峡州,势力进一步扩张。这个月,李武、崔德攻陷商州,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率兵从陕、虢支援陕西,朝廷任命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李思齐为四川行省左丞,对他们委以重任。朝廷还诏命高宝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率兵夺取中兴,但未能成功,贼寇随后攻破辘轳关,形势严峻。
三月乙亥初一,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叛变,占据泉州,这一事件打乱了朝廷在福建地区的部署。庚辰日,毛贵攻陷莱州,守臣山东宣慰副使释嘉讷战死,山东地区的抵抗力量受到重创。壬午日,大明兵取得常州路,势力逐渐壮大。甲申日,太阴犯鬼宿。壬辰日,岁星犯垒壁阵,星象异常不断。甲午日,毛贵攻陷益都路,益王买奴逃走,从此山东郡邑大多沦陷,山东局势全面恶化。乙未日,朝廷任命江淮行枢密院副使董抟霄为山东宣慰使,期望他能扭转山东的局势。丁酉日,毛贵攻陷滨州。戊戌日,朝廷进行人事调整,以中书平章政事帖里帖木儿为御史大夫,悟良哈台、斡栾并为中书平章政事。
进入夏季,四月丙午日,监察御史五十九进言,指出京师周围虽设二十四营,但军卒疲弱,未经训练,如同虚设,一旦有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建议迅速挑选骁勇精锐之士,卫护皇帝,镇守京师,这是当前稳定根本、稳固人心的当务之急。同时,强调武备以兵为重,养兵以食为先,朝廷拨降钞锭、措置农具,命总兵官在河南克复州郡且耕且战,符合寓兵于农之意,建议权命总兵官从军官中选委能抚字军民者,兼任路府州县之职,确保农事有成、军民得所,这样既能消除扰民之害,又能缓解匮乏之忧,皇帝赞赏并采纳了这一建议。乙卯日,毛贵攻陷莒州。丙辰日,京师设立便民六库,用于倒换昏钞,以稳定货币流通。辛酉日,朝廷任命咬咬为甘肃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加太尉、四川行省左丞相,对官员进行晋升和调动。汉中道廉访司检举陕西行省左丞萧家奴遇贼逃窜,失陷所守郡邑,朝廷下诏治其罪,以严肃军纪。这个月,皇帝按惯例前往上都巡视。朝廷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你赤为营国公,对其进行嘉奖。大明兵取得宁国路,势力继续扩张。
五月乙亥初一,朝廷命知枢密院事孛兰奚进兵讨伐山东的贼寇,试图扭转山东的不利局势。戊寅日,平章政事亦老温帖木儿收复武安州等三十余城,取得了一定的军事成果。丙申日,朝廷任命搠思监为右丞相,太平为左丞相,并诏告天下,进行权力的重新分配,同时免除百姓今年税粮的一半,以减轻百姓负担。朝廷还诏命将永昌宣慰司隶属于詹事院,进行机构调整。
六月甲辰初一,朝廷任命实理门为中书分省右丞,镇守济宁。丙辰日,监察御史脱脱穆而进言,去年河南贼寇窥伺河北,河南与山东互相策应,为害极大,建议中书遴选能将,从太不花、答失八都鲁、阿鲁三处军马中挑选精锐,守卫河北,这样进可遏制河南贼寇的侵犯,退可攻打山东贼寇,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己未日,朝廷任命帖里帖木儿、老的沙并为御史大夫。庚申日,大明兵取得江阴州。壬申日,帖里帖木儿检举陕西知行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朝廷遂命罢陕西行枢密院,令也先帖木儿居于草地,进行军事机构和人事调整。癸酉日,温州路乐清江中出现龙,伴有飓风,还有火光如球,这一奇异现象引发人们的恐慌和猜测。这个月,刘福通进犯汴梁,其军分三道出击,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进犯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奔赴关中,毛贵占据山东,势力大振,元朝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秋季,七月己卯日,帖里帖木儿奏上续集《风宪宏纲》,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庚辰日,大明兵取得徽州路,势力进一步发展。癸未日,太白犯鬼宿。甲申日,太阴犯斗宿。乙酉日,朝廷命右丞相搠思监领宣政院事,平章政事臧卜知经筵事,参知政事李稷同知经筵事,参知政事完者帖木儿兼太府卿,明确官员职责。丁亥日,填星犯鬼宿。戊子日,朝廷任命李稷为御史中丞。中书省臣进言,山东般阳、益都相继沦陷,济南日益危急,应当选将练兵,赏罚分明,为保卫燕、赵,拱卫京师考虑,但未得到朝廷回应。己丑日,镇守黄河义兵万户田丰叛变,攻陷济宁路,分省右丞实理门逃走,义兵万户孟本周攻打田丰,田丰败走,孟本周返回守卫济宁。甲午日,朝廷任命御史中丞完者帖木儿为中书右丞,河南廉访使俺普为中书参知政事。监察御史迭里弥实、刘杰进言,如今疆域日益缩小,兵律不严,陕西、汴梁、淮颍、山东的贼寇有觊觎燕、赵的意图,应当咨询大臣,共同谋划克复之策,预定守备之策,但同样未得到回应。这个月,朝廷设立四方献言详定使司,秩正三品,旨在广泛听取各方建议。归德府知府林茂、万户时公权叛变,献城投降贼寇,归德府及曹州皆沦陷,局势愈发严峻。
八月癸卯初一,填星犯鬼宿,太白犯轩辕,星象异常频繁。癸丑日,刘福通兵攻陷大名路,随后从曹、濮攻陷卫辉路,答失八都鲁之子孛罗帖木儿与万户方脱脱进行抗击。甲子日,太阴犯五车。乙丑日,朝廷任命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伯嘉讷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余阙为淮南行省左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杨完者升为左丞;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依旧担任海道运粮万户,进行人事调整。丙寅日,庆阳府镇原州降下大冰雹,给当地带来灾害。这个月,皇帝从上都返回。蓟州发生大水灾。朝廷诏命知枢密院事纽的该进讨山东。大明兵取得扬州路。平江路张士诚让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写信请降,江浙左丞相达识帖睦迩秉承皇帝旨意,令参知政事周伯琦等前往平江安抚晓谕,朝廷诏命张士诚为太尉,张士德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此时张士德已被大明兵擒获。
九月丙子日,朝廷命同知枢密院事寿童率兵讨伐冠州。任命老的沙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兀良海牙指挥使。甲午日,泽州陵川县沦陷,县尹张辅战死。戊戌日,太不花收复大名路及所属郡县,取得重要胜利。辛丑日,朝廷诏命中书右丞也先不花、御史中丞成遵奉使宣抚彰德、大名、广平、东昌、东平、曹、濮等处,奖励勉励将帅,鼓舞士气。这个月,朝廷命纽的该加太尉,总领诸军守御东昌。当时田丰占据济、濮,率众来犯,被击退。倪文俊企图谋杀其主徐寿辉,未能成功,从汉阳逃奔黄州,徐寿辉的伪将陈友谅袭杀倪文俊,陈友谅遂自称平章,南方势力内部发生权力更迭。
闰九月癸卯日,有飞星如盂,青色,光芒照亮大地,尾长约尺余,起自王良,没于勾陈,这一异常天文现象引发人们关注。监察御史朵儿只等弹劾知枢密院使哈剌八秃儿失陷所守郡县,朝廷下诏治其罪。丙午日,太阴犯斗宿。右丞相搠思监、左丞相太平并加开府仪同三司,提升他们的地位。平章政事完者不花兼任大司农。庚申日,太阴犯井宿。乙丑日,潞州沦陷。丙寅日,贼寇攻打冀宁,察罕帖木儿率兵将其击退,稳定了冀宁的局势。
冬季,十月乙亥日,荧惑犯氐宿。戊寅日,朝廷设立分詹事院,进行机构设置。甲申日,太阴掩昴宿。戊戌日,曹州贼寇进入太行山,活动范围扩大。这个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陷兴元,随后进入凤翔,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多次将其击败,其党羽逃入蜀地。答失八都鲁与知枢密院事答里麻失里率军征讨曹州贼寇,官军溃败,答里麻失里战死,军事行动遭受重大挫折。静江路发生山崩、地陷,大水泛滥,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灾难。
十一月辛丑初一,山东道宣慰使董抟霄建言,请求让江淮等处各枝官军,在隘口分布连珠营寨,屯驻守御,并广泛开展屯田,以充足军粮,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试图加强军事防御和后勤保障。汾州出现桃杏花,这一违背季节的现象令人称奇。壬寅日,贼寇侵犯壶关,察罕帖木儿大破贼寇,取得胜利。戊午日,朝廷任命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兰为中书平章政事,御史中丞李献为中书左丞,陕西行台中丞卜颜帖木儿、枢密院副使哈剌那海、司农少卿崔敬、侍御史陈敬伯皆为参知政事,进行人事任命。癸亥日,豫王阿剌忒纳失里与陕西行省左丞相朵朵、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伯嘉讷,分道攻讨关陕,加强对关陕地区的军事行动。己巳日,朝廷任命中书参知政事八都麻失里为右丞。
十二月庚午初一,荧惑犯天江。辛未日,山东道廉访使伯颜不花建言,要严格保伍制度,聚集勇健之士,淘汰冗官,以加强地方治理。戊寅日,太白犯岁星。甲申日,太阴犯鬼宿。丁亥日,岁星犯垒壁阵。庚寅日,太白犯垒壁阵。癸巳日,太阴犯心宿。丁酉日,庆元路象山县鹅鼻山崩塌。己亥日,流星如金星般大,尾长约三尺余,起自太阴,近东而没,化为青白气,异常天象不断。庚子日,答失八都鲁在军中去世,这对朝廷的军事力量是一个重大损失。这一年,朝廷诏命天下团结义兵,路、府、州、县正官都兼任防御事,加强地方防御力量。诏命淮南知行枢密院事脱脱领兵讨伐淮南。诏谕济宁李秉彝、田丰等,令其投降,恢复原职;对啸乱士卒,仍给予资粮,想还乡者听便,试图通过招抚稳定局势。倪文俊攻陷川蜀诸郡,朝廷命伪元帅明玉珍据守。赵君用及彭大之子早住共同占据淮安,赵僭称永义王,彭僭称鲁淮王。义兵千户余宝杀死知枢密院事宝童叛变,投降毛贵,余宝随后占据棣州。河南发生大饥荒,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局势愈发危急,各地战火纷飞,元朝统治摇摇欲坠。
正月辛丑日,填星犯鬼宿,星象异常预示着不祥。乙巳日,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在凤翔合兵,试图共同抵御贼寇。丙午日,太阴犯昴宿。陈友谅攻陷安庆路,守将余阙战死,安庆的沦陷让元朝在长江流域的防线出现重大缺口。庚戌日,大明兵夺取婺源州,势力逐步拓展。甲子日,朝廷任命不兰奚知枢密院事。乙丑日,西北刮起大风,益都土门万岁碑被吹倒并碎裂,仿佛是时局动荡的一种写照。丙寅日,田丰攻陷东平路,山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丁卯日,不兰奚与毛贵在好石桥交战,战败后逃往济南。这个月,朝廷下诏命答失八都鲁之子孛罗帖木儿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总领其父原来管辖的军马,期望他能稳定河南局势;同时诏令察罕帖木儿屯驻陕西,李思齐屯驻凤翔,加强对关陕地区的防守。
二月己巳初一,朝廷商议团结西山寨大小十一处作为保障,命中书右丞塔失帖木儿、左丞乌古孙良桢等全面负责提调,设立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编立牌甲,分守要害,互相策应,以增强地方防御力量。毛贵攻陷清州、沧州,进而占据长芦镇,其势力不断扩张。中书省臣上奏,鉴于陕西军旅事务繁重,离京师路途遥远,供费艰难,建议在陕西印造宝钞,于是朝廷分拨户部宝钞库等官员,设置印钞局进行印造,还命令诸路拨降钞本,让平准行用库倒换昏币,使其在民间流通,以解决陕西地区的财政问题。癸酉日,毛贵攻陷济南路,守将爱的战死,济南的失守对元朝在山东的统治是沉重打击。毛贵设立宾兴院,选用旧官员,让姬宗周等人分别镇守各路;又在莱州设立三百六十处屯田,每屯相距三十里,制造大车百辆用于挽运粮储,官民田只收二分税,冬季陆运,夏季水运,在占据地区建立起一套管理和经济体系。乙亥日,填星再次犯鬼宿。辛巳日,朝廷下诏任命太不花为中书右丞相,总兵山东,希望他能扭转山东的不利战局。壬午日,田丰再次攻陷济宁路。甲申日,辉州沦陷。丙戌日,纽的该听闻田丰逼近东昌,弃城逃走。丁亥日,察罕帖木儿调兵收复泾州、平凉,保卫巩昌。戊子日,田丰攻陷东昌路。庚寅日,王士诚从益都进犯怀庆路,周全将其击败。辛卯日,朝廷任命安童为中书参知政事。丁酉日,兴元路沦陷。
三月己亥初一,太阳颜色如血,这种异常现象让人心生恐惧。朝廷加封右丞相搠思监为太保。庚子日,毛贵攻陷般阳路。辛丑日,大同路夜晚黑气遮蔽西方,有声如雷;不久,东北方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可见火光,空中还有兵戈之声,奇异的天象和声响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癸卯日,王士诚攻陷晋宁路,总管杜赛因不花战死。甲辰日,察罕帖木儿派遣赛因赤等收复晋宁路。己酉日,刘福通派兵进犯卫辉,孛罗帖木儿将其击退。庚戌日,毛贵攻陷蓟州,朝廷下诏征调四方兵马入京护卫。乙卯日,毛贵进犯漷州,抵达枣林,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随后劫掠柳林,同知枢密院事刘哈剌不花率兵将其击败,毛贵退走占据济南。丙辰日,大明兵夺取建德路。朝廷任命周全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统领奥鲁等军,移镇嵩州白龙寨。冀宁路沦陷。丁巳日,田丰攻陷益都路。辛酉日,大同诸县沦陷,察罕帖木儿派遣关保等前往攻打。此时贼寇分两路进犯晋、冀,一路出沁州,一路侵犯绛州。乙丑日,朝廷任命老章为太子少保。
夏季,四月甲申日,陈友谅攻陷龙兴路,省臣道童、火你赤弃城逃走。壬午日,田丰攻陷广平路,大肆劫掠后退保东昌。朝廷诏令元帅方脱脱率兵收复广平。癸未日,因各地捷报屡传,朝廷下诏颁布军民事宜十一条,试图规范军事和民生事务。庚寅日,朝廷任命翰林学士承旨蛮子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辛卯日,太白犯鬼宿。甲午日,陈友谅派遣王奉国攻陷瑞州路。这个月,皇帝按惯例前往上都巡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会合宣慰张良弼、郎中郭择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儿、平章政事定住、总帅汪长生奴,各率所部兵马在巩昌讨伐李喜喜,李喜喜战败逃入蜀地。察罕帖木儿驻军清湫,李思齐驻军斜坡,张良弼驻军秦州,郭择善驻军崇信,拜帖木儿等驻军通渭,定住驻军临洮,他们各自任命路府州县官员,征纳军需。后来,李思齐、张良弼又一同袭杀拜帖木儿,瓜分了他的军队。
五月戊戌初一,察罕帖木儿派遣董克昌等率兵收复冀宁。朝廷任命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运粮万户。诏令察罕帖木儿回兵镇守冀宁。李思齐杀死同佥枢密院事郭择善,内部矛盾激化。庚子日,贼兵越过太行,察罕帖木儿部将关保将其击败。朝廷任命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委以重任。刘福通攻打汴梁。壬寅日,太白犯填星。汴梁守将竹贞弃城逃走,刘福通等人于是入城,从安丰迎接其伪主居住,并以此为都,这对元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冲击。陈友谅派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率兵进犯邵武路。甲辰日,朝廷任命太尉阿吉剌为甘肃行省左丞相。乙巳日,关保与贼寇在高平交战,大败贼寇。庚戌日,陈友谅攻陷吉安路。壬子日,太阴犯斗宿。癸丑日,监察御史七十等弹劾太保、中书右丞相太不花。乙卯日,朝廷下诏削去太不花的官爵,将其安置在盖州,此时太不花正总兵山东,由知行枢密院悟良哈台代替他,朝廷还命悟良哈台节制河北诸军,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周全节制河南诸军。辛酉日,陈友谅兵攻陷抚州路。甲子日,监察御史七十、燕赤不花等弹劾中书参知政事燕只不花。这个月,辽州发生蝗灾。山东地震,天降白毛,自然灾害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察罕帖木儿自行任命刘尚质为冀宁路总管。
六月戊辰初一,太不花被诛杀。察罕帖木儿调虎林赤、关保共同守卫潞州。朝廷任命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允许他便宜行事。庚辰日,关先生、破头潘等攻陷辽州,虎林赤率兵将其击退,关先生等随后攻陷冀宁路。乙酉日,朝廷命左丞相太平督率诸军守卫京城,便宜行事,加强京城防御。这个月,汾州发生大瘟疫,百姓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秋季,七月丁酉初一,周全占据怀庆路叛变,归附刘福通。当时察罕帖木儿驻军洛阳,派遣伯帖木儿率兵守卫碗子城。周全前来交战,伯帖木儿被其所杀,周全于是驱赶怀庆百姓渡河,进入汴梁。丁未日,太阴犯斗宿。不兰奚率兵收复般阳路,但不久又再次沦陷。戊申日,太白在白天出现,这种异常天象引发人们对时局的担忧。癸丑日,有贼兵进犯京城,刑部郎中不花守卫西门,夜晚开门击退贼兵。己未日,刘福通派遣周全率兵攻打洛阳,守将登上城楼,以大义斥责周全,周全惭愧退兵,刘福通将其杀害。丙寅日,朝廷任命完卜花、脱脱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这个月,京师大水,发生蝗灾,百姓陷入大饥荒,社会动荡不安。
八月丁卯初一,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逃到福建。此前,三旦八征讨饶州,贪财且消极作战,久无战功,还妄称调任福建行省。到福建后,被廉访佥事般若帖木儿弹劾,被拘留在兴化路。壬申日,太阴掩心宿。庚辰日,陈友谅兵攻陷建昌路。辛巳日,义兵万户王信以滕州叛变,投降毛贵。甲申日,太阴掩昴宿。庚寅日,朝廷任命老的沙为御史大夫,下诏整顿风纪。
九月丁酉初一,朝廷下诏授予昔班帖木儿同知河东宣慰司事,封其妻剌八哈敦为云中郡夫人,追赠其子观音奴为同知大同路事,并旌表其门闾。此前,昔班帖木儿担任赵王位下同知怯怜口总管府事,其妻曾保育赵王,当时部落灭里叛变,欲杀赵王,昔班帖木儿与妻子商议,让儿子观音奴穿上赵王平日衣冠住在王宫,半夜夫妻二人护卫赵王微服逃走。贼兵到达后,杀死观音奴,赵王得以幸免。事迹上报朝廷后,故表彰其忠诚。朝廷还褒封唐朝赠谏议大夫刘騕为文节昌平侯。关先生攻打保定路,未能攻克,于是攻陷完州,劫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郡。中书左丞张冲请求设立团练安抚劝农使司二道,一道在奉元延安等处,一道在巩昌等处,朝廷予以批准。壬寅日,朝廷诏命中书参知政事普颜不花、治书侍御史李国凤经略江南。癸卯日,朝廷下诏任命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庆童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丙午日,贼兵攻打大同路。壬戌日,平定州沦陷。乙丑日,陈友谅攻陷赣州路,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及总管哈海赤战死。
冬季,十月丙寅初一,朝廷诏令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徙居白海,不久又迁往六盘。壬申日,大明兵夺取兰溪州。己卯日,太阴犯昴宿。壬午日,监察御史燕赤不花弹劾右丞相搠思监罪状,朝廷下诏收回其印绶。乙酉日,监察御史答儿麻失里、王彝等再次弹劾,请求治其罪,皇帝没有听从。壬辰日,大同路沦陷,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弃城逃走。
十一月乙未初一,朝廷任命普化帖木儿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癸卯日,陈友谅攻陷汀州路。丙午日,太阴犯昴宿,太白犯房宿。丁未日,田丰攻陷顺德路。此前,枢密院判官刘起祖守卫顺德,粮绝后,劫掠民财,抢夺牛马,强壮的百姓令其充军,弱小的百姓则杀而食之。此时顺德城陷,刘起祖驱赶百姓逃往广平。辛酉日,太阴掩心宿。
十二月乙丑初一,发生日食。癸酉日,关先生、破头潘等攻陷上都,焚烧宫阙,停留七日后,转而攻略辽阳,最终到达高丽。戊寅日,太白经天。庚辰日,察罕帖木儿派遣枢密院判官琐住进兵辽阳。癸未日,太白再次经天。甲申日,大明兵夺取婺州路,达鲁花赤僧住、浙东廉访使杨惠战死。戊子日,太阴犯房宿。在这一年,元朝在各地的军事防线不断被突破,内部矛盾重重,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统治已岌岌可危。
元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年初正月甲午初一,陈友谅的军队攻陷信州路,守臣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奋力抵抗,最终战死,信州路的沦陷让元朝在江南的统治区域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大明兵夺取诸暨州,势力不断发展。辛丑日,太阴犯昴宿,特殊的天象或许在当时被视为时局变化的一种预兆。乙巳日,朝廷任命朵儿只班为中书平章政事,进行人事调整。丙午日,辽阳行省沦陷,懿州路总管吕震战死,朝廷追赠吕震为河南行省左丞,追封东平郡公,以表彰他的忠诚和牺牲。察罕帖木儿派遣枢密院判官陈秉直、八不沙率兵二万守卫冀宁,加强对这一地区的防御。癸丑日,流星如酒杯般大,坠落时有声如雷,这一异常的天文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月,局势依旧紧张。辛巳日,枢密副使朵儿只因贼寇进犯顺宁,命令张立率领精锐部队从紫荆关出兵征讨,命鸦鹘从北口出兵迎敌,试图抵御贼寇的进攻。甲申日,叛将梁炳攻打辰州,守将和尚将其击败,朝廷任命和尚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以奖励他的战功。贼寇经由飞狐、灵丘进犯蔚州,战火蔓延。庚寅日,御史台臣进言,此前召募义兵花费银钞一百四十万锭,但很多近侍、权幸冒名支取,大多成了虚数,请求让已领官钱的军士限期出征,朝廷下诏同意,但不久又停止执行,反映出朝廷内部管理的混乱。这个月,朝廷下诏命孛罗帖木儿移兵镇守大同,作为京师的屏障,以加强对京师的保卫。朝廷设置大都督兵农司,并在十道设置分司,专门负责督促屯种,由孛罗帖木儿统领,但他在各地侵夺民田,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太不花溃散的数万士兵在山西劫掠,察罕帖木儿派遣陈秉直分兵驻扎榆次进行招抚,将其首领全部送往河南屯种,以解决这些散兵游勇带来的问题。
三月癸巳初一,陈友谅派兵从信州攻略衢州,又派兵攻陷襄阳路,其势力进一步扩张。辛丑日,京城北兵马司指挥周哈剌歹与林智和等谋划叛乱,事情败露后被诛杀,朝廷内部出现不稳定因素。庚戌日,太阴犯房宿。壬戌日,朝廷下诏确定科举流寓人名额,蒙古、色目、南人各十五名,汉人二十名,试图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稳定局势。
进入夏季,四月癸亥初一,汾水暴涨,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灾难。贼寇攻陷金、复等州,司徒、知枢密院事佛家奴调兵平定,维护地方的稳定。甲子日,毛贵被赵君用所杀,山东地区的起义军内部出现权力争斗。皇帝因天下多事,拒绝天寿节的朝贺,并诏告群臣,自己应敬天地、法祖宗,进行自我反省,在生日这天,群臣不必朝贺。庚午日,左丞相太平及文武百官上奏,认为天寿节朝贺是臣子报答君恩的本分,符合礼典,如今皇帝谦让不受,虽彰显盛德,但在军旅征进之时,君臣名分更应举行朝贺,皇帝没有应允。壬申日,皇太子又率领群臣上奏,指出朝贺祝寿是祖宗以来的旧行典故,如今不行有违于礼,皇帝表示现在盗贼未息,百姓受苦,正是自己恐惧、反省、敬天的时候,怎能接受朝贺以自乐。乙亥日,御史大夫帖里帖木儿再次上奏,称天寿朝贺之礼出自臣子的诚意,希望皇帝能屈从所请,朝贺之后可免除内庭燕集,以体现人君减膳之意,并宣示中书,让内外知晓皇帝的忧勤惕厉,皇帝仍然拒绝,认为自己因缺于修省导致百姓涂炭,此时朝贺燕集是加重自己的不德,要等天下安宁再行朝贺,始终没有听从群臣的请求。己丑日,贼寇攻陷宁夏路,进而攻略灵武等处,战火蔓延至西北。
五月壬辰初一,朝廷任命陕西行台御史大夫完者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相,允许他便宜行事,以应对陕西复杂的局势。丙申日,荧惑犯鬼宿。丁酉日,皇太子奏请巡北边以抚绥军民,御史台臣上疏坚决挽留,朝廷下诏听从御史台臣的建议。壬寅日,察罕帖木儿请求今年八月乡试河南举人及避兵儒士,不拘籍贯,按照河南省原定额数,在陕州设置贡院应试,朝廷下诏同意,这一举措有助于选拔人才,稳定人心。丙午日,太阴犯天江。丁未日,太阴犯斗宿。这个月,察罕帖木儿大规模发动秦、晋诸军征讨汴梁,包围了汴梁城。同时,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虫漫天飞舞,人马难以通行,所落之处沟堑都被填平,百姓陷入了严重的饥荒,生活苦不堪言。
六月辛巳日,朝廷下诏任命宣徽使燕古儿为御史大夫,进行人事任命。
秋季,七月壬辰初一,朝廷将搠思监调出担任辽阳行省左丞相,允许他便宜行事。丁酉日,太白犯上将。庚子日,朝廷下诏将察罕脑儿宣慰司之地隶属于资正院,有司不得随意差占,这是因为察罕脑儿之地在世祖时隶属于忙哥歹太子四千户,如今听从皇后奇氏的请求,所以归属资正院。甲辰日,太白犯右执法。戊申日,朝廷命国王囊加歹、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也先不花、知枢密院事黑驴等,统领探马赤军进征辽阳,试图收复辽阳地区。己酉日,太白犯左执法。丙辰日,赵君用杀死毛贵后,其党羽续继祖从辽阳进入益都,杀死赵君用,随后其部队内部自相残杀,起义军内部矛盾激化。这个月,霸州及介休、灵石县发生蝗灾,农业生产遭受重创。
八月辛酉初一,倪文俊余党攻陷归州,局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戊寅日,察罕帖木儿督率诸将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赛因赤、答忽、脱因不花、吕文、完哲、贺宗哲、孙翥等攻破汴梁城,刘福通带着他的伪主逃走,退据安丰,这是元朝在军事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己卯日,蝗虫从河北飞渡汴梁,将田禾啃食一空,加剧了当地的饥荒。朝廷下诏任命察罕帖木儿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依旧允许他便宜行事,并赐御衣、七宝腰带,以表彰他的功绩。这个月,大同路发生蝗灾,襄垣县出现螟蝝,灾害不断。
九月癸巳日,朝廷任命中书平章政事帖里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相,允许他便宜行事。乙巳日,由于湖南、北,江东、西四道廉访司所治之地都已沦陷,朝廷下诏让他们在方便的地方设置司署。丙午日夜晚,白虹贯天,这种异常天象或许引发了人们对时局的种种猜测。丁未日,朝廷禁止军人私自宰杀牛马,以保障农业生产和物资供应。甲寅日,太白犯天江。这个月,大明兵夺取衢州路,势力继续发展。朝廷诏遣兵部尚书伯颜帖木儿、户部尚书曹履亨,带着御酒、龙衣赏赐给张士诚,征调海运粮,试图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冬季,十月庚申初一,朝廷下诏京师十一门都要修筑瓮城,建造吊桥,加强京城的防御。朝廷任命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壬申日,太白犯斗宿。辛巳日,流星大如桃,天文现象不断。
十一月癸卯日,大明兵夺取处州路。戊申日,陈友谅的军队攻陷杉关,战火持续蔓延。
十二月戊辰日,太白犯垒壁阵。这个月,知枢密院事兀良哈台统领太不花的军队,其所部方脱脱与弟弟方伯帖木儿当时保卫辽州,兀良哈台同唐琰、高脱因等驻扎孟州,与察罕帖木儿部将八不沙等发生冲突。不久后,兀良哈台独自率领达达军返回京师,方脱脱等便跟随孛罗帖木儿,军队内部出现分裂。皇太子因太平忤逆自己,认为中书左丞成遵、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任用的人,指使监察御史诬陷成遵、赵中贪污,将他们杖杀,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从这一年以后,因为上都宫阙全部荒废,皇帝不再按时前往巡视。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迎接伪主徐寿辉居住,自称汉王,南方的势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元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月己丑初一,察罕帖木儿请求将巩县改立为军州万户府,招募百姓屯种,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旨在通过屯田来增强地方实力和保障粮食供应。御史大夫老的沙、御史中丞咬住上奏,称今后各处便宜行事的官员,不得心怀私仇,借故随意迁除风宪官吏,侵扰其行事,破坏御史台纲纪,朝廷予以采纳,试图整顿官场秩序。己亥日,太阴犯井宿,特殊天象引发关注。癸卯日,大宁路沦陷,战火蔓延。壬子日,朝廷任命危素为参知政事,进行人事调整。乙卯日,会试举人,知贡举平章政事八都麻失里等上奏,因今年乡试所取举人比以往少,只有八十八名,按照会试取三分之一的惯例应取三十名,建议在此基础上添取五名,朝廷同意,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在特殊时期对人才选拔的灵活调整。丙辰日,天空出现五色云并持续了一段时间,这种祥瑞之兆或许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希望的象征。
二月戊午初一,左丞相太平被罢职,降为太保,前往上都驻守,朝廷权力格局发生变化。
三月戊子初一,田丰攻陷保定路,局势愈发严峻。彗星出现在东方,在古代,彗星常被视为不祥之兆,引发人们对时局的担忧。甲午日,朝廷举行廷试,录取三十五人,赐买住、魏元礼进士及第,其余人等也按不同等级赐予出身,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乙巳日,冀宁路沦陷。壬子日,搠思监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肩负起朝廷的重要职责。
进入夏季,四月庚申日,大司农司都事乐元臣奉命招谕田丰,到达田丰军中后却被其所害,招抚行动失败。丁卯日,太阴犯明堂。辛未日,佥行枢密院事张居敬收复兴中州,取得了一次军事胜利。癸酉日,太阴犯东咸。
五月丁亥初一,发生日食,同时天降冰雹,自然现象异常。陈友谅在太平路杀死其伪主徐寿辉,随后称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不久后回驻江州,南方势力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乙未日,陈友谅派遣罗忠显攻陷辰州。己亥日,朝廷任命绊住马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寅日,太阴犯建星。这个月,张士诚海运粮十一万石抵达京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师的粮食供应问题。闰月己未日,朝廷任命太尉也先帖木儿知经筵事,任命甘肃行省左丞相阿吉剌为太尉,明确官员职责。乙亥日,流星大如桃,天文现象不断。六月己丑日,朝廷命孛罗帖木儿部将方脱脱守御岚、兴、保德州等处,并下诏今后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部将不得互相越境侵犯所守信地,以免引发仇杀,规定方脱脱不得出岚、兴州境界,察罕帖木儿也不得侵犯其地,试图避免内部军事冲突。癸巳日,太白犯井宿。戊戌日,太阴犯建星。这个月,大明兵夺取信州路,势力继续扩张。
秋季,七月辛酉日,朝廷命辽阳行省参知政事张居敬讨伐义州贼寇。孛罗帖木儿在台州击败贼王士诚。乙丑日,太阴犯井宿。乙亥日,朝廷下诏命孛罗帖木儿总领达达、汉儿军马,担任总兵官,允许其便宜行事,赋予他较大的军事权力。
八月戊子日,朝廷命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北,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划分军事防区。辛卯日,太阴犯天江。壬辰日,朝廷加封福建镇闽王为护国英仁武烈忠正福德镇闽尊王,加强对福建地区的管理和笼络。乙未日,永平路沦陷。壬寅日,填星犯太微。甲辰日,太阴犯井宿。朝廷下诏,禁止各处未经朝廷允许的权摄官员上任,这些官员常以权谋私、鱼肉百姓,试图整顿地方吏治。庚戌日,朝廷下诏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加太尉兼知江浙行枢密院事,提调行宣政院事,允许其便宜行事,以应对江浙地区的复杂局势。九月乙卯初一,朝廷诏遣参知政事也先不花前往谕令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讲和。当时孛罗帖木儿调兵从石岭关直抵冀宁,围城三日,后又退屯交城。察罕帖木儿调参政阎奉先引兵与战,之后双方各自在石岭关南北守御。壬戌日,贼寇攻陷孟州,又攻陷赵州,攻打真定路。癸未日,贼寇再次进犯上都,右丞忙哥帖木儿引兵抗击,结果战败。
冬季,十月甲申初一,国子监大成殿前柏木上降下甘露,在古代,甘露被视为祥瑞,或许被人们寄予了对时局好转的期望。朝廷任命张良弼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讨伐南阳、襄樊。朝廷下诏命孛罗帖木儿守冀宁,孛罗帖木儿派遣保保、殷兴祖、高脱因日夜兼程奔赴冀宁,然而守城者拒绝他们入城。丙戌日,朝廷任命迭儿必失为太尉,守卫大斡耳朵思。戊子日,荧惑犯井宿。己亥日,察罕帖木儿派遣陈秉直、琐住等,率兵在冀宁攻打孛罗帖木儿的军队,与孛罗帖木儿部将脱列伯交战并将其击败。当时皇帝有旨将冀宁给予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认为自己用兵数年,依靠冀、晋之地供给军队才得以强盛,若奉旨交出,孛罗帖木儿就能充足兵食,于是托言用兵汴梁,不久后渡河屯驻泽、潞抵抗,还调延安军在东胜州等处交战,再次派遣八不沙率兵支援。八不沙认为对方军队是奉旨而来,自己不敢违抗王命,察罕帖木儿大怒,将其杀害,内部矛盾激化。
十一月甲寅初一,黄河水变清,持续了三天,这种异常现象在古代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征兆。孛罗帖木儿率兵侵犯汾州,察罕帖木儿率兵抵抗。癸酉日,贼寇进犯易州。
十二月丙戌日,朝廷下诏,太庙、影堂祭祀是子孙报答祖先的重要之事,近年来因兵乱年歉,祭祀品物不能丰备,累朝的四祭减为春秋二祭,如今应恢复四祭,但后来最终未能施行。辛卯日,广平路沦陷。这一年,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屯驻在木儿古彻兀之地,企图进犯京畿,他派人来说:“祖宗把天下交给你,你已失去大半;若把国玺交给我,我自会治理。”皇帝派人回复:“天命自有归属,你想做就去做。”并命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等率兵攻打,结果未能取胜,军士全部溃败,秃坚帖木儿逃往上都,元朝面临着严重的内部军事威胁。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春正月癸丑初一,朝廷下诏大赦天下。命令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前往告知孛罗帖木儿停止用兵返回军镇,又派遣使者去告知察罕帖木儿,也让他停止用兵。因为孛罗帖木儿放纵士兵抢掠冀宁等地,察罕帖木儿率兵抵抗他,所以才有这样的命令。庚申日,月亮侵犯岁星。乙丑日,河南的贼寇进犯杞县,察罕帖木儿带兵讨伐平定了贼寇。丁卯日,李思齐进兵平定了伏羌县等地。癸酉日,石州刮大风,树木被拔起,六畜都鸣叫不止,百姓手中所持的枪,忽然生出火焰,抹掉就没有了,摇晃又出现。
二月癸未初一,填星退行侵犯太微垣。甲申日,同佥枢密院事迭里帖木儿收复永平、滦州等地。己丑日,察罕帖木儿驻军霍州,攻打孛罗帖木儿。壬寅日,月亮侵犯天江星。这个月,江南行台侍御史八撒剌不花杀死广东廉访使完者笃、副使李思诚、佥事迭麦赤,带兵自卫,占据广州。当时八撒剌不花以廉访使身份久居广东,独断专行,朝廷下诏让完者笃等人担任廉访司官员,任命八撒剌不花为侍御史。八撒剌不花不接受任命,因完者笃等人代替自己而发怒,就诬陷他们有罪,将他们全部杀死,只有廉访使董钥哀求才得以幸免。
三月丙辰日,月亮侵犯井宿。癸酉日,察罕帖木儿调兵讨伐永城县,又驻军宿州,擒获贼将梁绵住。庚辰日,火星侵犯鬼宿。这个月,张士诚海运十一万石粮食到京师。孛罗帖木儿停止用兵返回,派遣脱列伯等人带兵占据延安,谋划进入陕西。张良弼从南山义谷出兵,驻军蓝田,受察罕帖木儿节制。张良弼又暗中勾结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定住,听从丞相帖里帖木儿的调遣,在鹿台扎营。
夏四月辛巳初一,发生日食。这个月,任命张良弼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察罕帖木儿派遣他的儿子副詹事扩廓帖木儿进贡粮食到京师,皇太子亲自与他定下约定,于是不再怀疑。
五月癸丑日,四川的明玉珍攻陷嘉定等路,李思齐派兵击败了他。壬戌日,月亮侵犯房宿。癸酉日,金星侵犯轩辕星。甲戌日,火星侵犯金星。乙亥日,察罕帖木儿率兵侵犯孛罗帖木儿所守的地方。这个月,李思齐接受李武、崔德等人投降。六月乙未日,火星、岁星、金星聚集在翼宿。丙申日,察罕帖木儿率领军队讨伐山东,派出晋地的军队,攻下井陉,出兵邯郸,经过磁、相、怀、卫等地,渡过白马津,又征发在汴梁的军队随后跟进,水陆两路并进。戊戌日,月亮侵犯云雨星。甲辰日,金星在白天出现。
秋七月辛亥日,察罕帖木儿平定东昌。己巳日,沂州西北有红色的云气遮蔽天空像血一样。这个月,察罕帖木儿进兵收复冠州。八月乙酉日,大同路北方夜晚有红色云气遮蔽天空,过了一段时间才消散。庚子日,任命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儿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癸卯日,大明的军队夺取江州路。当时伪汉的陈友谅占据江州作为都城,到这时退到武昌建都。这个月,察罕帖木儿派遣他的儿子扩廓帖木儿、阎思孝等人,会合关保、虎林赤等人,带兵从东河建造浮桥渡河,贼寇用两万多人来抢夺浮桥,关保、虎林赤边战边渡,攻下长清,讨伐东平,东平的伪丞相田丰派遣崔世英等人出战,被打得大败。于是察罕帖木儿派遣使者招降田丰,田丰投降,东平平定,让田丰作为前锋,跟随大军向东讨伐。棣州的俞宝投降,东平的王士诚、东昌的杨诚等人都投降了,鲁地全部平定。进兵济南,刘珪投降,于是包围益都。九月戊午日,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被处死。阿鲁辉帖木儿作为皇室宗亲,看到天下盗贼纷纷兴起,就趁机图谋不轨,朝廷下诏让少保、知枢密院事老章率领各路军队讨伐他。老章打败了他的军队,不久阿鲁辉帖木儿被部将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脱欢擒获,送到朝廷,朝廷下诏处死他。于是下诏加封老章为太傅、和宁王,让阿鲁辉帖木儿的弟弟忽都帖木儿袭封阳翟王。宗王囊加、玉枢虎儿吐华与脱欢都商议给予加封。壬戌日,四川的贼兵攻陷东川的郡县,李思齐调兵攻打他们。壬申日,命令孛罗帖木儿在保定以东,河间以南,根据方便进行屯田耕种。这个月,命令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向张士诚征收海运粮食。大明夺取建昌、饶州二路。
冬十月癸巳日,绛州北方出现像火一样的红色云气。任命察罕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兼任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御史台中丞。察罕帖木儿调参知政事陈秉直、刘珪等人守卫河南。
十一月戊申初一,温州乐清县打雷。庚戌日,月亮侵犯建星。癸亥日,月亮侵犯井宿。戊辰日,黄河从平陆三门碛下到孟津,五百多里河水都变清了,一共持续了七天。朝廷命令秘书少监程徐祭祀黄河。壬申日,月亮侵犯氐宿。这个月,察罕帖木儿、李思齐派兵包围鹿台,攻打张良弼,朝廷下诏让他们和解,让各自回到原来的领地,军队才撤离。这一年,京师发生大饥荒,屯田成功,收获粮食四十万石。朝廷赏赐司农丞胡秉彝美酒、金币,以表彰他的功劳。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春正月戊申初一,金星侵犯建星。甲寅日,朝廷下诏命令李思齐讨伐四川,张良弼平定襄汉地区。当时两支军队关系不和,所以才有这样的命令。乙卯日,填星退行侵犯左执法星。庚申日,大明军队夺取江西龙兴等各路。当时江西各路都被陈友谅所占据。丁卯日,朝廷下诏任命太尉完者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仍命令察罕帖木儿在陕西屯田耕种。再三告诫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各自带兵效力。任命也先不花为中书右丞。
二月丁丑初一,盗贼杀死陕西行省右丞塔不歹。己卯日,金星侵犯垒壁阵星。乙酉日,彗星出现在危宿,光芒长一丈多,颜色青白。丁酉日,彗星侵犯离宫西星,到二月底,光芒长二丈多。这个月,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奉朝廷诏令告知李思齐讨伐四川。当时李思齐退到凤翔防守,使者到后,李思齐进兵益门镇;使者返回后,李思齐又回到凤翔。
三月戊申日,彗星看不见星形,只有白色的云气,形状弯曲贯穿天空,向西指向大角星。壬子日,彗星运行经过太阳前面,只有星形,没有光芒,在昴宿,到戊午日才消失。甲寅日,四川的明玉珍攻陷云南省治所,屯驻在金马山,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车力帖木儿等人击败了他,擒获明玉珍的弟弟明二。己未日,御史大夫老的沙辞职,朝廷不允许。这个月,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位居第一,加授太尉。张良弼受孛罗帖木儿节制。李思齐派兵攻打张良弼,打到武功,张良弼用伏兵大败李思齐的军队。
夏四月丙子初一,出现长星,形状像白练,长几十丈,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四十多天后才消失。丁亥日,火星距离太阳三十九度,看不见,应当出现却没有出现。己丑日,朝廷下诏诸王、驸马、御史台各衙门,不许占藏百姓而不让他们服差役。乙未日,贼寇新桥张攻陷安州,孛罗帖木儿前来请求援兵。这个月,绍兴路发生大瘟疫。
五月乙巳初一,泉州的赛甫丁占据福州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了他,剩余的贼众航海返回占据泉州。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有定收复汀州路。己未日,中书参知政事陈祖仁上奏章,请求停止修建上都宫阙。辛酉日,月亮侵犯建星。辛未日,明玉珍占据成都,自称陇蜀王,派遣伪将杨尚书守卫重庆,分兵侵犯龙州、青州,攻打兴元、巩昌等路。这个月,张士诚海运十三万石粮食到京师。六月辛巳日,彗星出现在紫微垣,光芒长一尺多,指向东南,向西南运行。戊子日,彗星光芒扫过上宰星。田丰和王士诚刺杀察罕帖木儿,于是逃入益都城,众人就推举察罕帖木儿的儿子扩廓帖木儿为总兵官,再次包围益都。朝廷下诏追赠察罕帖木儿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为忠襄王,谥号献武,食邑在沈丘县;命令在河南、山东等地建立庙宇,地方长官每年按时祭祀;察罕帖木儿的父亲司徒阿都温赏赐良田二百顷;他的儿子扩廓帖木儿被授予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任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所有军队都听从他的节制。朝廷还下诏晓谕他的将士说:“凡是你们这些将佐,长期跟随察罕帖木儿做事,恩情和道义,实在如同骨肉,看待那些叛逆之徒,与他们不共戴天,应当努力报复,来伸张正义。”己亥日,益都的贼兵出战,扩廓帖木儿生擒六百多人,斩首八百多级。
秋七月乙卯日,彗星消失不见。丙辰日,火星出现在西方,不一会儿,变成白色云气像长蛇一样,光芒明亮有花纹,横贯天空,过了一段时间才消失。这个月,黄河在范阳县决口,淹没百姓房屋。八月己亥日,扩廓帖木儿上奏说:“孛罗帖木儿、张良弼占据延安,抢掠黄河上下地区,想要东渡黄河来夺取晋宁,请求赐下诏书告诫他们。”癸巳日,月亮侵犯毕宿。九月癸卯初一,刘福通带兵援助田丰,到火星埠,扩廓帖木儿派遣关保半路截击,大败刘福通的军队。甲辰日,把山北廉访司暂时设置在惠州。丁未日,金星侵犯亢宿。己酉日,月亮侵犯斗宿。癸亥日,岁星侵犯轩辕星。丙寅日,火星侵犯鬼宿。戊辰日,任命也速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依旧担任总兵,安抚迤东的郡县。己巳日,有流星像酒杯一样,颜色青白,光亮照亮大地。火星侵犯鬼宿积尸气星。
冬十月壬申初一,江西行省平章朵列不花发布檄文讨伐八撒剌不花。当时朵列不花在广州分省治理,恰逢邵宗愚攻陷广州,抓住八撒剌不花,将他杀死。甲戌日,孛罗帖木儿向南侵犯扩廓帖木儿所守卫的地方,于是占据真定路。己卯日,月亮侵犯牛宿。丁亥日,辰星侵犯亢宿。戊子日,月亮侵犯毕宿。
十一月乙巳日,扩廓帖木儿收复益都,田丰等人被处死。自从扩廓帖木儿继承父亲的职位后,亲自率领将士,发誓一定要复仇,人心也都想着奋勇向前,围城更加急迫。贼寇全力抵抗防守,扩廓帖木儿就派壮士挖地道进入城中,于是攻克益都,将贼党全部诛杀,取出田丰、王士诚的心脏来祭祀察罕帖木儿。庚戌日,扩廓帖木儿派遣关保收复莒州,山东全部平定。庚申日,朝廷下诏授予扩廓帖木儿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根据情况自行处理事务,继承统领他父亲的军队;将校、士卒,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的奖赏;察罕帖木儿的父亲阿鲁温进封为汝阳王,察罕帖木儿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为颍川王,改谥号为忠襄。癸亥日,四川的贼兵攻陷清州。
十二月壬辰日,月亮侵犯角宿。庚子日,任命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为御史大夫。这一年,枢密副使李士瞻上奏章极力陈述时政,共二十条:一是悔过自新,来诏告天下;二是停止营造制作,来使人心畅快;三是开御前讲席,来学习圣人学问;四是延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五是去除姑息纵容,来重振朝廷纲纪;六是广开言路,来了解得失;七是明确赏罚,来激励百官;八是公正地选拔人才,来平息争名逐利的风气;九是考察皇帝亲近宠信的人,来杜绝奸邪弊端;十是严格宫廷宿卫,来防备意外情况;十一是减少佛事活动,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十二是杜绝滥行赏赐,来充足国家用度;十三是罢除各宫的屯田耕种,让有关部门来管理;十四是减少每年常规的购置,作为各宫的用度;十五是招集流散逃亡的人,来充实八卫的兵力;十六是广泛供给耕牛农具,来准备屯田使用;十七是奖励地方长官,来鼓励发展农业;十八是开诚布公,以礼对待藩镇;十九是分派大将,急速保卫山东;二十是依照唐朝广宁王的旧例,分道进军夺取。在这之前蓟国公脱火赤上奏请求停止三宫的营造制作,皇帝为此减去一半军匠,让他们回归宿卫,然而营造制作依旧进行,所以李士瞻的奏疏首先提及此事。皇太子曾经坐在清宁殿,分布长席,让西番、高丽等国的僧人列坐。皇太子说:“李好文先生教我儒家经典多年,我还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如今听佛法,一夜就能通晓。”于是颇为崇尚佛学。皇帝因为谗言废除高丽王伯颜帖木儿,立塔思帖木儿为王。高丽国人上书陈述旧王不应当被废除、新王不应当被立的原因。当初,皇后奇氏的宗族在高丽,倚仗恩宠骄横跋扈,伯颜帖木儿多次告诫仍不悔改,高丽王于是将奇氏宗族全部杀死。皇后对太子说:“你年纪已经大了,为什么不为我报仇!”当时高丽王的兄弟有留在京师的,于是商议立塔思帖木儿为王,让奇氏宗族的儿子三宝奴为太子,任命将作同知崔帖木儿为丞相,派兵一万人送他回国,到鸭绿江时,被高丽军队打败,仅剩下十七名骑兵回到京师。朝廷下诏加封唐朝抚州刺史南庭王危全讽为南庭忠烈灵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