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逆转

陈子龙发布的政令由秘书处核实,润色,誊抄后分别送到各个中队。

各个中队接收政令后立刻做出回应

在召集纺织女工的政令发出两个时辰后,各中队挑选出来的五十名熟练女工就已经就位。

在规模较小的营田所内,这种行政效率极高的模式得以适用。

“各位姊妹阿嫂,棉布卖的怎么样?”

“回大人的话,卖的好着呢,好的棉布一匹可以卖到八钱银子。”

“就是线不好纺,扯线扯老半天只能织半匹布。”

“今天召大家前来,就是要让大家在棉布这根小小的线上多赚银子。”

陈子龙捏着细细的棉线,抬上来一台纺车,为大家演示道。

“以往纺线,一次只能出一根,如果把纺锤加多,再并排连起来,能纺出的线必然提升数倍。”

她们纺了十几二十年的棉线,纺织技术不断提升,却从没想过从原理角度提升效率。

此言一出,顿感开启新世界大门的女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陈子龙没有制止嘈杂的会场,而是继续说道。

“如果有人能造出能一次性纺出五六条纱线的纺车,赏银五十两!”

“五十两?!大人,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你们集思广益,无论谁造出来,我都赏钱。”

“以六条纱线为界,多纺一条,多赏十两银子。”

此言一出,五十个纺织女工沸腾了。

五十两银子啊。

再添一些钱都可以盖一座漂亮的新宅子了。

他不知道珍妮纺纱机的构造,但大致造型就是这样。

他只能给这些熟练女工一个启发的思路,实践还得靠这些专业的纺织女工。

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

命令一经发出,营田所无数大姑娘小媳妇都在家中苦研纺织技术。

十多日之后,七架千奇百怪的纺车呈现在了陈子龙面前。

第一架是将纺车一再压缩,将六架纺车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换汤不换药。

第二架造了六个纺锤,看起来倒是像模像样,可惜运行起来需要三四个人同时操控。

第三架,第四架……

陈子龙让几个女工将这些纺车一一试过,不是仍然需要许多人力,就是无法长久运行。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最后一台由一位女工操控的纺车传来了纱线流畅的声音。

陈子龙停下脚步,认真端详这台其貌不扬的纺车。

是转轮,她使用了转轮。

一个木制转轮卡在八个纺锭的末端,通过人工手摇,八根纱线同时拉长。

纱锭将棉花捻成棉线,缠绕在纺锤上。

陈子龙看着这台纺车,仿佛看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曙光在松江喷涌而出。

“这是哪位所造?!!”

“回大人的话,是乡勇队韩队副的妻子。”

“好!这台纺车通过了,赏银七十两,送到韩队副家里。”

陈子龙毫不吝惜地对旁观的赵峰和说道。

“先让所内工匠试造十架,每个工匠分造不同零件,如果可行,推广全所!”

“是!”

……

半个月之后,正值盛夏酷暑之时。

黄浦江边的码头旁,奉贤织造坊横空出世。

起初各大纺织世家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奉贤营田所自产自销的小作坊。

直到市面上出现价格二钱八分一匹的棉布,质量还不逊于其他四钱一匹,五钱一匹的寻常布匹。

其他纺织所才开始重视到这家刚刚成立的作坊。

而且他们还惊恐的发现,奉贤织造坊的产量惊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棉花。

没过多久,奉贤织造坊又推出了八钱银子的“锦布”,直接对标顾氏棉纺一两银子一匹“云布”。

高中低三端市场都推出了相对于的产品,江南的棉布市场正在被奉贤织造坊大口吞噬。

先找上门的是顾家和董家。

松江顾家乃是当年东林党魁顾宪成世系,顾氏棉坊在江南首屈一指。

陈子龙已经将其来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顾兄,光临寒舍是蓬荜生辉啊。”

顾家来人是顾宪成的嫡孙顾枢,陈子龙挂靠在东林党上,自然要对他客客气气。

“懋中兄,你扫除文之炳,崔应元之流,我一直敬佩你的为人。”

“可此番奉贤织造坊横插一脚棉纺生意,以价压人,处处于顾氏棉纺作对,不知是何用意啊?”

虽说陈子龙同属东林党,但此事威胁到顾家的生意,顾枢也毫无顾忌。

“顾兄实在是误会了,奉贤织造坊并非恶意与顾家争利,而是本钱低廉,定价自然低。”

“懋中兄莫不是在玩笑?我顾家经营棉纺多年,岂会不知本价几何?”

陈子龙笑而不语,引着他来到了陈府的纺房内。

看着同时纺出八根纱线的纺车,顾枢惊掉了下巴。

正欲细细察看,陈子龙搂过他的肩膀。

“我倾慕泾阳先生已久,今日恨不得与顾家通力合作。”

“相比顾兄早已听过合作社之名,不如一同加入,共营此业?”

本来海水稻和圣女果就让这些豪门大族心动不已,现在再加上棉纺,合作社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好!”

陈子龙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章程,在第二栏写上顾家,递给了顾枢。

“此为何物?”

“合同。”

陈子龙指向章程的第一项,便是棉花地为奉贤织造坊,顾氏棉纺,纺织工人共有。

“懋中兄才智非凡,理当分利,可既有工钱,又何必给织工分利?”

顾枢对陈子龙将利润分给百姓感到不解。

“总是要让纺布的老百姓自己穿上好衣服的。”

陈子龙说了一句顾枢听不懂的话。

但想到近来奉贤织造坊的棉布风靡市场,其中利润巨大,他还是咬牙点头答应下来。

顾家是松江望族,有其作为表率加入合作社,立刻在松江引领了一阵入社的风潮。

董家,徐家,陆家相继加入,农民和集体土地占有率之和快速上升。

26%,27%…30%。

“叮!检测到宿主已完成任务【人是铁,饭是钢】。”

“奖励紫气10点,玄黄之气15点。”

“宿主现有紫气11点,玄黄之气36点。”

“检测到宿主的玄黄之气大于30点,为宿主提升气质并开启下一阶段的商店。”

阿龙兴奋的声音传来。

在土地兼并最为疯狂的明末,松江府的农民土地占有率奇迹般的实现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