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BJ的天空泛着鱼肚白。
陈默站在中影大厦6层的化妆间里,任化妆师在他脸上涂涂抹抹。
粉底刷扫过下巴时,他注意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
“别紧张。”
化妆师笑了笑,“我第一次给张艺谋化妆时,他的手抖得比你还厉害。”
陈默勉强扯了扯嘴角,镜中的年轻人西装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像个精致的提线木偶。
“时间到了。”
李总监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流程表。
“媒体都到齐了。”
电梯下行的三十秒里,陈默反复深呼吸。
吴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不管记者问什么,就往'中美电影合作新纪元'上引。”
………
中影大礼堂的红毯从门口一直铺到主席台,两侧的闪光灯已经亮成一片。
陈默站在后台的阴影处,透过帷幕缝隙往外看。
台下密密麻麻坐满了记者,长枪短炮的摄像机对准舞台。
他认出了CNN的标志,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正在调试录音设备。
“准备好了吗?”吴厂长伸手帮他整理领带,粗糙的手指不小心蹭到陈默的喉结。
陈默咽了口唾沫:“好了。”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来,在偌大的礼堂里回荡。
“下面有请《鲨滩》导演,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双奖得主——陈默!”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陈默迈步走向聚光灯,却在台阶处被一根电线绊住,身体猛地前倾。
就在他以为要当众出丑时,一只温暖的手稳稳扶住了他的肘部是大卫,这个美国佬朝他眨了眨眼,用口型说了句“Easy”。
主席台的布置像极了国际会议的规格。
陈默在标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左边是正襟危坐的韩三平,右边是翘着二郎腿的大卫。
台下第一排,他看到了李雯安排的两个“托儿”——《电影频道》的记者正冲他使眼色。
………
韩三平的致辞滴水不漏:“《鲨滩》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他用了三个排比句强调文化自信,又用两个数据说明市场潜力,最后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收尾,赢得满堂掌声。
轮到陈默发言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演讲稿上的字迹在眼前模糊成一片,就在陈默即将开口的瞬间,目光扫到了第三排的于佳明。
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黑色长发利落地扎成马尾,在一片西装革履中格外醒目。
当俩人的视线相遇时,于佳明悄悄竖起大拇指,嘴角勾起一个狡黠的弧度。
“《鲨滩》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自救的故事...”
陈默的声音在话筒里显得异常清晰,奇怪的是,那些背了无数遍的官话突然变得鲜活起来。
“感谢西影一直给予信任,感谢中影的大力支持,也感谢狮门的国际视野...”
说到创作灵感时,他临时脱稿。
“这个故事源于我前段时间在青岛看到的一则新闻。当时我在想,人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求生意志,是超越国界的共鸣。”
台下的外国记者们纷纷点头记录。
………
大卫的发言将气氛推向高潮,这个好莱坞制片人站起来时差点带倒话筒。
他夸张地挥舞着手臂:“女士们先生们!”
浓重的加州口音在礼堂里回荡,“《鲨滩》将投资1500万美元,明年在北美2000家影院同步上映!”
他停顿一下,戏剧性地压低声音,“这不仅是狮门今年最重要的项目,更是中美艺术电影的历史性突破!”
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陈默被强光刺得眯起眼,恍惚间看到韩三平在桌下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
陈默整理着西装袖口,指尖能感受到自己加速的脉搏。
他眯了眯眼,看见《电影报道》的记者像发现猎物的鹰隼般举起手。
“陈导,作为最年轻的柏林获奖导演,您如何看待中国电影的未来?”
记者的话筒上缠着醒目的红色台标。
(终于来了)陈默咽下喉间的紧绷,指节无意识地在桌面敲出《不可饶恕》的配乐节奏。
“我认为...”
陈默忽然瞥见后排电影频道那个戴鸭舌帽的熟面孔正往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嘴角不自觉扬起。
“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
话音刚落,鸭舌帽果然举起了手。
“陈导,听说这次主角将启用中国演员,是否准确?“
(果然是王颖)陈默想起这个总爱在发布会前交谈的姑娘,此刻却装作初次见面的模样。
他故意停顿三秒,看着对方捏紧的钢笔在纸上洇开墨点。
“是的,《鲨滩》是独角戏,女主会考虑启用亚裔演员。”
陈默故意把“考虑范围”四个字咬得很重,满意地看到对方眼睛亮起来。
好莱坞记者的美式英语突然插进来。
“陈,听说剧本会拍美国版?”
会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陈默余光扫到制片人大卫正在擦汗,而韩三平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沉闷的节奏。
(狮门那边果然走漏风声了)他不动声色地调整领带。
“已经交给了狮门,剧本也写好了。具体奖授权给狮门影业,是出于对剧本本土化的尊重。”
这句话让大卫停止擦汗,却让韩三平的指节敲得更重了。
“启用亚洲演员不考虑票房风险吗?”
某位眼镜片反光的记者抛出尖锐问题。
陈默感觉后颈渗出细汗,毕竟第一经历这阵仗。(这帮人永远只盯着钱)。
“好剧本才是最好的保险。”
他故意看向记者的方向,“就像《不可饶恕》靠一群不知名演员和场景,我们不算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就卖了近800万美金。”
这个数据让现场响起零星笑声,韩三平的指节终于安静下来。
香港记者浓重的粤语腔突然打破轻松氛围。
“会考虑张曼玉吗?”
陈默差点被矿泉水呛到,脑海里闪过母亲收藏的《花样年华》DVD。
“会考虑所有合适人选。”
含糊其辞,却在心里把名单上的某个新人名字又描粗了些。
那个中戏女孩在中影试镜时眼里的倔强,像极了自己拍第一部短片时的样子。
当娱乐记者问到是否启用新人时,陈默注意到电影频道记者的笔尖悬在了纸上。
“演技是唯一门槛。”他故意说得很大声,看见女孩的钢笔终于落下去画了条波浪线。
………
总算进入正轨,陈默刚松口气,突然被某个八卦周刊的问题砸得太阳穴直跳。
“请问您和中戏学生于佳明的绯闻...”
主持人准备抢过话筒,但陈默已经看见韩三平瞬间黑沉的脸。陈默示意主持人没事,可以回答。
“你都说绯闻了,可真可不真;我只是一个导演,希望大家多关注我的作品。”
就在混乱将平息时,CNN记者站起来的声音像刀划玻璃。
“陈先生,《不可饶恕》里的中国体制批判...”
整个会场突然陷入深海般的寂静。
陈默清晰听见大卫把矿泉水瓶捏变形的咯吱声,韩三平的手掌在桌下攥成拳头,青筋暴起。
果然躲不掉,陈默深呼吸,舌尖尝到金属般的血腥味。
他想起电影里那个在暴雨中独白的镜头,当时NG了二十七遍才抓住想要的感觉。
“人性困境才是永恒命题。”
陈默每个字都像在冰面上小心行走。
“就像各位现在更关心艺术还是政治?”
掌声像突然解冻的春潮般响起时,陈默注意到韩三平松开拳头,在桌下对他竖起大拇指。
而大卫正用口型说着“after party”,手里晃着的香槟映出扭曲的灯光。
………
台下,《好莱坞报道》的记者已经举手示意要提问。
后面问答环节比预想的顺利。
大多数问题都在预案范围内,直到《纽约时报》的记者站起来:
“陈先生,您的电影中有明显的血腥暴力。在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下,您是如何平衡艺术和审查的表达?”
会场又瞬间安静,韩三平苦着一张脸,大卫则紧张地搓着手。
陈默看到李雯在台下拼命使眼色,示意他按准备好的说辞回答。
陈默缓缓开口,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
“首先,《鲨滩》讲述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恐惧、勇气和求生意志。”
他停顿一下,目光扫过于佳明鼓励的眼神。
“其次,好的电影就像大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您看到的可能是血腥隐喻,而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这个回答引来一阵掌声,连提问的记者都点头表示认可。
韩三平悄悄松了口气,在流程表上写了“很好”两个字推给陈默。
发布会接近尾声时,主持人突然宣布了一个意外环节。
“下面播放《鲨滩》首支宣传海报和《不可饶恕》终极预告片!”
陈默惊讶地看向韩三平,后者神秘地笑了笑。
大屏幕亮起,熟悉的配乐响起。
画面中,蔚蓝的海水突然被鲜血染红,女主角北影在礁石上与鲨鱼对峙的特写引来一阵惊呼。
宣传海报结束后,后面是《不可饶恕》终极预告,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陈默站在台上,看着台下观众的反应,有人捂着嘴。
有人睁大眼睛,还有几个女记者甚至红了眼眶。
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韩三平坚持要大操大办的原因。
散场时,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围上来。
陈默被挤得东倒西歪,直到保安开出一条路。
在通往休息室的走廊上,他感觉有人拉住了自己的手,于佳明不知何时溜到了陈默身边。
“演得不错嘛,大导演。”
她小声说,手指在他掌心轻轻挠了挠。
陈默握紧那只手,突然觉得所有的镁光灯、所有的掌声,都比不上此刻掌心的温度来得真实。
………
发布会结束后,相关报道如雪花般铺天盖地,这场中美电影合作的盛况瞬间点燃了整个影视圈。
人民日报在头版用醒目的黑体字刊登了题为《中美合拍电影开启新篇章》的专题报道,文中特别强调。
“这是中国电影人首次以主创身份参与好莱坞级制作,标志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
报道还详细列举,指出这次合作在投资规模和创作话语权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大洋彼岸的好莱坞报则以《中国新生代导演带来全新视角》为题,在业内专栏进行了深度分析。
文章引用狮门副总裁的评论。
“陈默团队对惊悚题材的独特理解令人惊艳,他们带来的东方哲学视角将为这个经典类型注入新的活力。”
娱乐媒体自然更关注八卦话题。
南都娱乐周刊,用整个封面刊登了《陈默避谈绯闻,神秘女子现身发布会》的独家报道。
图中清晰可见一位戴墨镜的年轻女子从发布会侧门匆匆离开。
网络上#陈默恋情#的话题下,已经有粉丝扒出该女子疑似某中戏学生,两人曾漫游青岛。
当晚的《新闻联播》用了30秒报道此事。
镜头特意给到了陈默和韩三平握手的画面。
背景里可以看到中影集团崭新的“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展板。
细心观众发现,当播音员念到“电影文化交流取得新突破”。
在运城老家的陈默父母,看到新闻后激动得连夜给所有亲戚打了电话。
陈父特意找出2000年儿子考上中戏时买的茅台,拉着老邻居们喝到凌晨。
陈母则对着电视台回放录像,把儿子出现的每个镜头都录了下来。
小区物业第二天在公告栏贴出贺信,标题是“我市走出的国际大导演”。
网络论坛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
在天涯电影板块,一篇名为。
“从2000家影院看中国电影全球化”的长文被顶上首页。
作者详细对比了和卧虎藏龙的数据。
Bbs影视区有用户发起投票“1500万美元制作费在好莱坞算什么档次”,结果73%的参与者选择了“下等偏上”。
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浪上某匿名用户的爆料。
“中戏内部早就把陈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这次韩三平亲自出面牵线,北电那边听说后紧急启动了'新锐导演扶持计划'。”
该回答迅速获得2.3万加盖,评论区俨然成了两校学生的辩论场。
中戏校园里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
“祝贺我校2000级校友陈默新作即将北美拍摄”。
郑主任组织的中戏《不可饶恕》集体观影活动定在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