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人 教书人 写书人:一位特级教师的历练之路
- 张好
- 3477字
- 2021-02-22 15:03:47
《优秀是教出来的》教我成为关注细节的老师
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他“管”学生的55条教学心得,通过《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娓娓道来。他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教养。他总结的这55个细节既适用于老师教学生,也适用于家长教孩子,适用于希望提高个人修养的人。
这55个细节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有8个。其中4个我会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践行,另外4个进行原文摘录。
1.“眼神沟通很重要”
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我要确保其他所有的同学能看着他,专心听他发言。一个学生的发言没结束,绝不允许其他同学举手补充。这种方法非常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在科学课上,经常有一个交流环节,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实验记录卡拿到实物台上展示,同时用语言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很多老师都能做到请小组全体同学上台来,但事实往往是上台的同学面对着老师在汇报。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细节:眼神沟通很重要。我们应该要求发言的同学看着全班同学,不要看着老师;要求坐在座位上的同学和正在讲台上参与汇报的小组成员眼睛都看着发言的同学。我说:“如果你不同意他说的内容或有所补充,等他说完以后可以站起来与他交流;如果你很认可他的发言,可以用掌声鼓励。”这时候,交流的平台才真正建立起来。眼神沟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同样重要,我们要确保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们能看见学生们脸上的表情,谁的思路没有跟着老师走,我们就要及时提醒他。用眼神沟通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显示自信和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2.“真诚祝贺获胜者”
当班里出现值得表扬的事情时,我们就要带着大家鼓掌。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保证掌声足够响亮。有时是一段精彩的发言;有时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有时是某位同学经过努力,取得进步。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由于老师的工作事务繁杂,有时候来不及关注所有的同学,来不及表扬所有值得鼓励的事,这时候可以由感知能力强的孩子自觉发起鼓掌,而其他人都应该及时响应。即使很多时候对方是竞争者的身份,比如获胜的学习小组,考试成绩进步的同学,我们也应该表示真诚的祝贺。科学课的试卷检测不多,有时候我会像克拉克先生那样在公布成绩时大做文章。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停两秒钟,之后声音很大地、慢慢地喊出“100分!”接下来是成绩进步的学生,不念分数,只大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他们的名字。与克拉克先生不同的是,我只公布优秀成绩和进步学生的名单。每当我郑重其事念出这些孩子的名字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真诚而热烈的掌声,在这种氛围下,即使考试没有发挥好的学生,他们也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的内心是积极向上的。希望在往后的旅途中,我们也都能真诚地祝贺获胜者。
3.“‘谢谢’传递好心情”
我递给你东西的时候,你要说“谢谢”,如果你在接东西的三秒钟内没说,那我就把东西拿回来。既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克拉克先生经常这样做。只要学生没对他表示感谢,他就把东西从学生手中拿走。有一次,一位高三年级的老师找到克拉克先生,他说,班上有一群男生相较其他孩子更加文明有礼,让人喜爱。比如当他给他们发奖品时,他们总要说声“谢谢”。当这位老师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有礼貌时,他们告诉他,这是他们小学老师给他们立下的规矩。一个男孩回忆说,正当他满怀欢喜地刚要把糖放进嘴里时,克拉克先生就抢走了。因为他当时没有说“谢谢”,然后克拉克先生就把棒棒糖放进自己的嘴里,高兴地接着讲课去了。这件事让他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忘记说“谢谢”。我把克拉克先生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告诉他们说“谢谢”在每个国家都是应有的礼节。我对学生们说:“当任何人为我们做某件事情时,我们都要心怀感激,并且让他知道你的感激。”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懂得珍惜,才配拥有;懂得感恩,才能走得更远。错误的家庭教育让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他好、师长对她好、朋友对他好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会从内心产生感恩之情,也不懂得如何去表达。因为这些孩子可能缺乏敬畏之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恩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品德,能帮助我们消除负面情绪,净化我们的心灵。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加快乐。感恩教育,就从教孩子说一声“谢谢”开始吧!
4.“别对作业发牢骚”
我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不允许有人抱怨或者发牢骚。如果谁这样做了,他就必须做两倍的作业。想想在你工作过的地方,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中,有多少人积极进取,又有多少人比较消极?你愿意和这两种人中的哪一种打交道?我想答案应该很明确。但很多人仍然持消极的态度,对别人指派给自己的任何工作都要抱怨一番,对任何需要他付出努力的事情,都要发一通牢骚。我不喜欢我周围有这样的人,因为听到别人抱怨生活会使我感到苦恼。现如今,虽然大家也偶尔因为工作任务重发发牢骚,但大多数人都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可是学生不一样,如果教师不严格要求,班级很有可能会盛行负能量。因为学生是贪玩儿的,学习知识却需要“苦作舟”。孩子的理性思维并不强大,如果不制定规则,学生很有可能会对每一件应该完成而不想去做的事充满逆反情绪。克拉克先生在班上一直努力灌输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允许他的学生对他布置的作业和提的要求有所抱怨,或者大惊小怪。若违反这条规则,他的惩罚方式是做两倍的作业。他告诉学生,如果某个晚上他们觉得功课太多了,欢迎他们提出来,只不过他们必须用充满尊重的方式来表达,绝不能抱怨和发牢骚。克拉克先生的做法让孩子们明白,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去做,虽然我们不想做,但这是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更是对自己负责任。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付诸行动,减缓当前的压力。成人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责任使然。而当我们一次次战胜自己,我们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这种力量会无限扩大我们的舒适区,让我们可以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传播正能量,就从教孩子别对作业发牢骚开始吧!
5.“打喷嚏时捂住嘴”
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只手可不行,然后应该说声“对不起”。
6.“课堂秩序严要求”
我们必须遵守教师规定的纪律,我们要有组织、有效率地完成任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守如下规则:
(1)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座位。除非你病了,才可以马上离开。
(2)不得说话。除非你举手,并且我叫了你;我问你问题,你要回答;休息或午餐时间;我特批的时候,例如小组活动需要沟通。
7.“进门出门懂礼节”
如果你开门进去或出来时,有人跟在你后面,你应该扶住门;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拉的话,你就拉开门自己站在一边,让别人先过去,然后你再走过去;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推门,你就先自己走过去,用手扶住门别松开。
8.“公共场所须安静”
当我们集体外出进入一座建筑物时,不能说话,甚至要安静得让人注意不到我们的存在。这同样适用于人们聚会的任何公共场所,包括电影院、教堂、剧院等。
《优秀是教出来的》教我成为关注细节的老师。我曾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将“优秀秘诀”营造成我的教室文化。我在黑板左上方写下“我认真,我很棒”几个醒目的大字。右上方写下“我优秀,我能行”。在一些特殊的时候让孩子们大声朗读“我认真,我很棒!”“我优秀,我能行!”
我还在教室的玻璃墙贴上许多“优秀秘诀”:
“谢谢”传递好心情,恭恭敬敬地说话,全神贯注来读书,完成作业不拖延;
不良姿态惹人厌,尊重他人好言行;
真诚鼓励获胜者,要使掌声够响亮;
抽屉及时收拾好,做事讲究条理清;
学会倾听——有人与你说话时,眼睛要看着他;
学会关心——给身边的人一些帮助;
学会创造——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别人不一样;
学会坦然面对失败——谁赢谁输并不重要,希望我们都能为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感到高兴;
学会挑战极限——尽量使自己达到最出色。
……
我的“优秀秘诀”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励,他们也总结了上百条“优秀秘诀”,是关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的。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真的越来越优秀了,由此更加坚信,好的教育是正确引导孩子怎样去做,而绝不只是被动地去处理一些纠纷,去禁止一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