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人 教书人 写书人:一位特级教师的历练之路
- 张好
- 3994字
- 2021-02-22 15:03:47
做孩子身边的“高人”,不做孩子身边的“高人”
看李再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丛书,不管是随意翻翻还是全心投入,每看必有新的收获与思考。
其中《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上篇“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这一章节,李老师指导教师怎样“读好书,交高人”,以获得自身综合素质的长足发展。书中写道:
在现实生活中,和谁交朋友的确很重要,朋友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就能登上巅峰。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搏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可见生命中拥有“高人”是如此重要!
李老师的这些文字激发了我的跳跃性思维,我忽然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一位教师朋友对于教育的困惑:她的学生和她自己的孩子都“不服管”,以致她难以达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目标。李老师的“读好书,交高人”的观点,启发了我的思维,并随之产生一个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很多教师和家长都面临的困惑。那就是:做孩子身边的“高人”,不做孩子身边的“高人”!
这第一个“高人”指的是“读好书,交高人”的“高人”,即做孩子身边的好榜样,让孩子能“与高人为伍”。
这第二个“高人”指的是“权力高人一等,地位高高在上”的“高人”。
也就是说,不管是教师对学生,还是家长对孩子,我们都要抛弃常规思维里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身份,做一个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好伙伴,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秀学生”,以朋友和榜样的身份来影响孩子。
1.以教师为例
我们很多老师都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做公益劳动,缺乏责任感。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和要求他们,而是自己先去做那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看到教室里有一片纸屑,弯腰将它捡起来;看到走廊上掉落在地的雨衣,小心地将它放回原处。从自己做孩子身边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高人”开始,给他们营造一个“高人”环境。
一些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拖欠作业,违反纪律,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呢?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有没有遵守规则:班级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因人而异;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下课铃声响后不拖堂,等等。
一些孩子不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老师采用奖励和惩罚并用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放开学生,像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那样,先自己做一个“热爱朗读的学生”,在给孩子们示范朗读的时候,总是感情饱满、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模拟各种各样的嗓音,用尽力气大叫……这种如痴如醉,表现力极其丰富的朗读,能深深地感染学生,他们也会带着表情朗读,根据角色变换嗓音。身边的“朗读高人”让他们懂得,朗读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朗读是一件多么令人着迷的事情。
想让孩子学会倾听,首先自己得善于倾听,即使学生的回答让我们失望,即使他的观点毫无价值,都要耐心地听他讲完。
想让孩子一听到上课铃就能很快安静下来,首先自己在铃声响之前,就做好课前准备,在铃声响起的那一秒钟已经稳稳地站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所有的学生……
总之,我们希望学生们拥有哪些良好的品德与习惯,首先自己就去做那个“理想中的学生”,以孩子们身边“高人”的身份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因为崇拜你而向你学习,因为敬你而服你。不要只是简单粗暴、高高在上地行使你的管理权。
2.以家长为例
越来越多的家长抱怨“孩子难管”,问题其实在于: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但我们大人尚未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做父母的总是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而事实是即使是孩子也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特别是已经升入中学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日渐明显,与父母之间存在差异与分歧是必然的。在出现分歧的时候,父母以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明白,把道理讲完了,孩子就应该被说服。其实,父母说的只是自己理解了的道理,并不表示孩子也能理解。即使孩子已经理解了,他们也不会马上屈服,因为他们需要自己来做决定。最后的圆满结果,只能是孩子自己说服自己。所以,最好的教育不是竭力管住孩子,而是做孩子身边的一个好伙伴,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提出,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是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法”。在目标管理法中,家长不要为孩子制订过高的目标,应该引导孩子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容忍孩子落实自定目标过程中的失败。大人都不一定能自我控制,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管理自己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家长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不能因为孩子的自我管理不到位,就失去信心,放弃所有的努力。这时候我们需要鼓励他一点一滴地进步,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和批评。
我现在是一个初二年级孩子的家长,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和儿子一起确立目标,我有我的假期任务,他有他的各科作业,我们都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去制订计划、落实行动、达到目标。我们各自管好自己,相互只起到督促和提醒的作用。甚至,我的孩子能在某些方面,成为我身边的“高人”。
我当班主任期间,常有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好好写作业,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吃零食,拖拖拉拉老是沉不下心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坐不稳”。而这些家长很难想象的是,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自习课时却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写作业,一坐就是四十分钟。问题出在哪儿?可能出在家长自己身上。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必须保障孩子有一个独立写作业的空间,这个空间要很安静,没有电视和电脑的诱惑,没有父母和客人的打扰。如果你的孩子不得不与你同处一室写作业,家长不妨先以身作则,做一个“能坐得稳的好孩子”,准备一些书、一些纸和笔,稳稳地坐在桌前认真学习。你可以看书,可以写文章,一定要坚持四十分钟以上并全神贯注不动声色。在这样一个好的学习伙伴的影响下,我们的孩子有再顽固的恶习,久而久之也会改正过来。
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要喜欢看书。带孩子一起逛书店,一起买书,一起谈感受,相互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和好的文章。
想让孩子多运动,家里得有一个运动型的好伙伴。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去户外,打球、跑步,因为锻炼身体对于父母来说同样重要。
3.基于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高人”
2004年下学期到2006年上学期的那一段时间里,因为工作需要,学校让我暂时成了一名语文老师,要对中年级小学生进行写作启蒙教育。而同时,我也是一个五年级孩子的妈妈。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写下了很多小文章,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还有生活感悟。我把这些小文章上传到博客,念给我学校和家里的孩子听。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同时在做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身边的一个痴迷于文学创作的“高人”。当然,我远远没有李再湘老师的功底和才华,所以我把这件事戏称作“写字”。
有一次,学校组织《爱,是一种责任》的征文活动,我上交的是一首长长的诗歌。因为当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正是诗歌,我满怀激情地将自己的长诗念给我的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写诗歌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接下来的一次写作练习,题目为《我们的校园》,李昌霖同学居然也选了诗歌作为体裁,在我的带领下,班上涌现出了一批小诗人。
我还把儿子的作文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儿子在我这种“明目张胆”的炫耀下对写作更加自信。合作案例如下:
与儿子一起出游
骜骜11岁了,不再是我的小尾巴,而是一个既能用来讨开心又能用来依靠的最合适的旅伴。
我们穿着同样花色的沙滩服,都背双肩背包。儿子管吃管玩儿(买零食买门票),我戴着墨镜撑着太阳伞慢悠悠地跟在后面,上下飞机时那个带着滚轮的大旅行箱,也由他全权负责。回想曾经经历过的出差与夏令营活动,我都从未有过如此轻松与快乐的感受。“有儿子真好!”我由衷地感叹。写游记的任务也被骜骜抢走了。
亚龙湾
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而又神奇的亚龙湾。这里的海可真美啊!金黄的沙滩,碧蓝的海水,雪白的浪花。大海更像一个技术高超的魔术师,海面风平浪静,像轻柔平滑的软缎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湛蓝的海水泛起点点金光。突然,平静的海面露出狰狞的嘴脸,像一锅烧得滚烫的水,猛烈地沸腾起来。顷刻,狂风驾着奔涌的浪头,呼啸着扑向岸边。湛蓝的海水骤然改变了颜色,白色浪花腾烟起雾,搅了一切。这里的海可真是千变万化,绚丽无比啊!
来到海边,当然少不了潜水。妈妈买好了票,我穿好了潜水服,经过半个小时的等待,我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调整好呼吸后,我便沉入了大海之中。水下可真美,五颜六色的珊瑚、各种各样的热带鱼……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和教练越潜越深,慢慢地,海水颜色又变深了一些,但依然可以看到我们团里的伙伴。我刚想去抓一条热带鱼,突然忘记咬紧呼吸器,喝了几口海水,只好要求教练马上让我紧急上浮。好不容易潜到那么深,却半途而废,我不甘心,又使劲儿向下游去。教练却慌了起来,害怕我游远了出事故,紧跟在我后面。我随着小鱼群游来游去,可怎么也抓不到它们。游了半天也见不到海星、海参,在我周边的,只是一些小鱼群,渐渐地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突然,前方游来一条如我小提琴大小的鱼,游起来十分笨拙。我想这鱼一定好对付,刚准备去抓它,哪知它突然来个急转弯,跑了。
正当我兴致勃勃时,教练告诉我说时间已经到了。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来做孩子身边的好榜样吧,营造出“高人”环境,以促进孩子茁壮成长,这才是教育艺术的真正体现,比简单的“高高在上”的管教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