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与质量标准研究(第二册)
- 程学仁 沈斌斌 魏梅主编
- 721字
- 2025-03-14 22:37:55
第一章 动物药研究概况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传承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是关乎生命与疾病的文化,是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药即中医用药,为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动物药在历代本草记载中所占比例虽较植物药小,但以其“血肉有情”之性,在疾病治疗中体现出重要价值,是中药不可或缺、不能被遗漏和忽略的部分。
动物药虽自古就有应用,但现代对其系统研究较植物药起步晚,自20世纪60年代初,拥有现代分类学知识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对动物药进行整理研究,历经20余年,将其研究成果汇编于《中国药用动物志》《中国动物药》《中药志》等著作中,在此整理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如本草记载与临床应用不符、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假伪品泛滥等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对动物药的研究开始转向实验室研究阶段,此阶段主要从生药、化学、药理、养殖等方面对动物药进行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一些有研究基础的动物药转化为产品。
动物药是指以动物的整体或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动物体的生理或病理产物、动物体的加工品等供药用的一类中药。包括动物的干燥全体,如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等;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蚯蚓、蛤蚧、蛇类中药等;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石决明、牡蛎、哈蟆油、龟甲、鸡内金、鹿茸等;动物的分泌物,如麝香、蟾酥等;动物的排泄物,如五灵脂、蚕沙等;动物的生理或病理产物,如蝉蜕、珍珠、牛黄、马宝等;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等。